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自然探索趣】臺灣的癩蛤蟆


圖.文\國立台灣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林俊聰

「癩蛤蟆」是個人人都很熟悉的字眼,甚至是經常用來罵人的名詞,可是有多少人真正的見過牠呢?而住在臺灣的你,可知道有多少種癩蛤蟆和你一起居住在這塊美麗的寶島上嗎?

癩蛤蟆是兩棲類中的一類,屬於蟾蜍科,其中生活在臺灣的有兩種,一種是盤古蟾蜍,另一種叫黑眶蟾蜍,其中盤古蟾蜍體型較大;牠們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如下:其外形和青蛙一樣,但前肢粗短,蹼膜極不發達,外表粗糙,全身就像起了「雞皮疙瘩」一樣,長滿了顆粒狀的腺性突起,這些腺性突起的頂端有一小刺且顏色較深,這是牠們皮膚腺的一部分,另在其頭部眼睛的後方有一對明顯的大型腮腺,其長度約為寬度的2.5倍,這則是由皮膚腺聚集所形成的大形腺體,這些腺體都會分泌白色的液體具有毒性,不可食用。

盤古蟾蜍


盤古蟾蜍身體長度約達13公分,體背面的顏色變化很大,從黃褐色、紅褐色到灰黑色都有,上面有的還有雲狀斑紋,有的在背面有一條中線,有的在體側有斜行的黑色縱斑,有的則是什麼花紋都沒有,這些情形的發生,都是隨著棲息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以便形成較佳的保護色。其分布非常廣泛從平地,丘陵到三千公尺的高山都有牠的蹤跡。每年的九月到隔年的三月是繁殖期,常會聚集於池塘或溪流處,此時雄蟾蜍並不常嗚叫,其第一及二指基部會出現黑色突起的婚墊,用來抱住雌蟾蜍,以行假交配,一次可產四千顆以上的卵,蝌蚪為黑色。


準備交配的盤古蟾蜍


黑眶蟾蜍體形較小只有10公分左右,因其上下唇緣有黑色隆起稜,及從吻端沿眼鼻線、上眼臉到鼓膜前緣也有一個如眼鏡眶般的黑色隆起稜而得名,這些隆起稜是因骨頭外突所形成,體色基本上為灰黑為黃褐色,但變化很大。分布於全省500公尺以下的平地及山區。每年的三月到六月為繁殖期,常會大量的聚集於池塘、水坑等靜水區域嗚叫求偶,此時雄蟾蜍下巴的嗚囊會轉為黑色,拇指內側也變為黑色,蝌蚪顏色較盤古蟾蜍淡為黑褐色。

戴眼鏡的黑眶蟾蜍

這兩種蟾蜍均屬夜行性,白天躲在洞穴或隱秘的地方,晚上才出來活動,尤其是雨後的夜晚,會大量的出現,行動緩慢且笨拙,但因具有毒性,所以天敵較其他蛙類為少。

古時的中國人將蟾蜍列為五毒之一,只要吸到牠噴出的氣就會中毒,使人覺得蟾蜍很可怕,其實並不然雖然蟾蜍的腮腺及皮膚上的腺性突起有毒,誤食時甚至會致命,但如果只是抓牠、摸牠或吸到牠噴出的氣是不會中毒的,另外中國人也將其毒液經提煉後製成「蟾酥」,以做為一種強心的藥劑,而且牠的主要食物是昆蟲,所以對於人類來說牠還可算是一種益蟲呢!

喜愛兩爬的朋友,可以參閱我們之前的「兩棲爬蟲動物」特展專輯,閱讀更多訊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喜愛臺博部落格,歡迎您與我們分享。

最新留言

追蹤者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