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柔縉2009《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時報出版 |
電梯
現今總統府後方長沙街上,左側建築為交通部舊廈,目前已撥做國史館臺北辦公室,戰前是總督府的遞信部大廈。1932年,遞信部裝設了最新式箱型電梯,並徵用了兩位日本女性來操控電梯,臺灣才開始出現電梯小姐。梶原和切通兩位日籍電梯小姐,每天比別人早半小時上班,晚半小時下班,在不到一坪大的空間工作,穿著深藍色洋裝,裙擺剛遮過膝蓋,搭配時髦的白色絲襪和白色高跟鞋,報紙稱她們是「先端的職業No.1」。然而,遞信部是政府機關,不如百貨公司來往自由,一般人並不容易窺探風采。
菊元百貨,今為博愛路150號國泰金融大樓 |
百貨公司中,除了臺南的「林」,臺北的「菊元」,也裝了電梯。菊元樓高六層,樓頂又加蓋一點,宛如1930年代的101,觀光客必到的名所。1935年,臺南左鎮的小學生楊量貴隨著人潮湧入臺北參觀臺灣博覽會時,也到菊元,後來他回憶說,「許多人都專程來搭電梯」。
臺灣鐵道飯店,址今新光摩天大樓與亞洲廣場大樓 |
菊元的名氣太響亮,老一輩多誤認是臺灣第一部裝設電梯的建築。事實上,1908年新裝登場的鐵道旅館,雖僅三層,無法與當時歐美如雨後春筍的二、三十層大樓相比,卻已是臺灣的高樓。為了方便客人,鐵道旅館從一到二樓裝設了臺灣第一部昇降電梯,比菊元大樓早了24年。由二樓的平面圖看,這部昇降電梯佔掉快兩坪半,比現在的電梯面積大很多。而地鋪臺灣檜木板,則多幾分典雅。
鐵道旅館之後,1919年落成的總督府(今總統府)也陸續備了六部電梯。現在搭電梯,自己進去按按鈕就好,當年的電梯不是這麼回事。電梯跟汽車一樣,需由「運轉手」(司機)操控把手。運轉手不僅為乘客的舒適方便而存在,精準操縱機械,保障安全,才是更高的任務。總督府始終雇用男性擔綱。據說,電梯運轉手需要練習一年,才能勝任。
作者:陳柔縉
出版:時報出版
#NTM #臺博館 #2019世界閱讀日#精選圖書書評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 #國立臺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