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劍舞楚天】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

                                              國立臺灣博物館說明員            王頌儀     


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
      2400年前,越王勾踐敗於吳,前往吳擔任吳王夫差的馬伕,受盡屈辱後終於取得吳王夫差信任被釋放回越國,返回越國後,勾踐不敢怠慢,記得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嘗膽的故事於是產生,勾踐力圖改革,鼓勵生產,恢復國力,最後終於滅吳。充滿傳奇色彩的一代霸主勾踐,至今世人還清楚記得他的故事,越王勾踐劍出土,也讓世人有機會目睹上古吳越高超的鑄劍技巧,就由越王勾踐劍揭開「劍舞楚天」特展的序幕。


「越王勾踐,自作用劍」銘文
  1965年秋冬,湖北荊州地區進行修建水庫管道工程意外就在楚國郢都紀南城附近的江陵望山與沙塚,發現一大片東周戰國時期地下墓葬,挖掘出許多楚國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就在江陵望山一號墓的內棺內,發現一把套裝在黑色漆木劍鞘的精美鋒利青銅劍,這把劍後來經過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等人鑑定,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君王-越王勾踐的用劍,稱之越王勾踐劍。
劍的各個部位


       大多出土的古劍,在劍格處會鍥刻有劍主人的名字,此把越王勾踐劍也依襲傳統,有兩行共八個字的鳥篆銘文(又稱鳥蟲文),鳥蟲文是春秋中期-戰國時代盛行於中國南方的一種文字,特色是字中帶有鳥蟲形體,劍身上的八字,經郭沫若、唐蘭、陳夢家、夏鼐等著名學者經激烈討論,後終於得到共識,考證銘文為「越王鳩淺自作用劍」,「鳩淺」即勾踐,文字直接證明這把寶劍是春秋晚期赫赫有名的五霸之一越王勾踐的自作用劍。



       越王勾踐劍出土時,就置於棺墓主人的左手邊,起初考古隊對這把劍並不以為意,但當從劍鞘拔出時,劍身閃爍著炫目的青光,劍氣逼人,不見一絲鏽跡,著實令人考古隊員驚嘆,劍身有著精緻的黑色菱格紋,在劍柄兩側分別鑲有藍色琉璃與綠松石,根據墓中竹簡文字得知為楚國大夫「邵固」,此人為以「悼」為氏的楚國貴族,並且為楚悼王的曾孫,該墓葬年代約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的戰國中晚期。


劍格上的寶石

  望山一號墓為楚國貴族小墓,為何春秋晚期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踐劍為出現在戰國時代的楚墓,這點讓學術界是相當的好奇,至今也有多種解釋:其一為陪嫁品,在春秋時期,楚越關係密切,聯姻頻繁,楚昭王就娶勾踐之女為妃,勾踐劍可能做為陪嫁品流入楚國,另有餽贈、戰利品說法,為滅越後所得之戰利品,又或者越滅吳之後,楚越接壤的土地益增,增加兩國交流餽贈機會,無論是何種因素,都為後人留下這把令人讚嘆的越王勾踐劍。
11道同心圓(最細約為0.2mm)



       越王勾踐劍穿過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披覆一層神秘的面紗,許多上古工藝技巧難以解開,也帶來許多不可思議。兩千多年的越王勾踐劍出土時沒有一絲銹痕,到底為什麼這把千年古劍,何以不鏽?第一,青銅劍主要成分為銅,是種不活潑金屬,不容易發生蝕銹, 再來是封存環境為數公尺的地底,封存在棺槨內,槨室外圍使用一種質地細密的白膏泥填賽,墓室則有夯實的填土,墓室幾乎呈現密封的狀態,阻絕墓室與外界之間的空氣交換,提供良好的保存環境。越王勾踐劍除了不鏽之外,劍身的菱格紋製造方式、劍首內鑄11道同心圓、劍身不同比例的金屬配方都令世人感到不可思議。



  越王勾踐劍勾勒劍舞楚天神祕世界的第一筆,也帶大眾進入一個上古幽情的南方故事情境裡,勾踐、楚莊王、夫差、范蠡、西施交織出許多故事,透過文物細細品味,「劍舞楚天-越王勾踐劍暨楚國出土文物展」將於2010/11/20(六)正式與您見面,一同來窺探劍舞楚天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喜愛臺博部落格,歡迎您與我們分享。

最新留言

追蹤者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