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7日 星期日

『臺博新知』:仿生螳螂蝦(四):高韌性人字形結構複合材料

歐陽盛菊/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
歐陽盛芝/國立臺灣博物館
賴婉婷/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美國與澳洲的科學家結合產學合作,仿生雀尾螳螂蝦(Odontodactylus scyllarus)掠螯棒狀指節撞擊區的高韌性人字形超微結構,使用聚合物和碳纖維以3D列印方式,開發出可吸收更多能量、分散外力更均勻、抵抗更大應力的新型仿生人字形結構複合材料,以及用人字型結構當外層、夾板螺旋結構當內層的複合材料,成功製造新款超強韌耐撞擊的輕量雙層頭盔,可視需求單獨使用或結合兩種複合材料,未來可透過改變纖維結構調節厚度和剛度、給予額外的韌性,應用於防護及防彈裝備、交通工具、建築物、太空船等,做為耐撞擊的外層。研究成果發表於20168月出版的《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期刊。團隊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基薩魯斯(David Kisailus)教授領導,成員包括普渡大學西拉法葉分校(Purdue University, West Lafayette)、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西雪梨大學(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海思創公司(Hysitron Inc.)、和泰思肯公司(TESCAN USA Inc.)。
高韌性人字形結構複合材料仿生雀尾螳螂蝦棒狀指節撞擊區(繪製者:黃正文)。
雀尾螳螂蝦是一種粉碎型蝦蛄,體色鮮艷多彩,具有卓越視力、彈性盔甲、快速出拳等特點,領域性和攻擊性很強,會激烈捍衛棲地、食物來源和配偶,又稱為蟬形齒指蝦蛄、紋華青龍蝦、孔雀螳螂蝦,屬於軟甲綱(Malacostraca)口足目(Stomatopoda)齒指蝦蛄科(Odontodactylidae)。棲息於海洋礁岩縫隙或基部附近的洞穴內,獵捕螃蟹、寄居蟹、蚌、蛤蜊及螺類等甲殼類、腹足類、和雙殼類動物為食,牠們攻擊獵物時使用超過子彈的速度伸展一對掠螯,號稱自然界最快和最強大的重擊之一,以擴大如拳的棒狀指節踝部重擊獵物的防禦武器或保護硬殼,引起第一個力峰,搭配氣蝕泡崩潰造成空穴效應衝撞力量所致的第二個力峰,導致對獵物的雙重傷害,峰值衝擊力範圍從4001,501牛頓(N,使質量1公斤物體加速度達1 m/s2時所需的力),峰值氣蝕力達504 牛頓,達到超過10,400 g的重力加速度(g=9.8 m/s2)和從0達到每秒23公尺的速度。第一次攻擊後會視獵物損傷狀況停止或再次攻擊,兩次攻擊間距時間為390-480微秒(μs=10-6s)。
雀尾螳螂蝦(Odontodactylus scyllarus)掠螯棒狀指節具高韌性人字形結構(圖片來源:歐陽盛芝)。
棒狀指節尺寸約7公釐,做為攻擊武器不僅能提供雀尾螳螂蝦重複衝擊力,還能承受隨之而來高達1,500牛頓的空穴應力,不會出現災難性的斷裂,可重複使用多達五萬次重擊。主成分是α幾丁質纖維,依無機鈣化物的鈣化程度分為「撞擊區表面」、「撞擊區」、和「週期區」共三層結構,礦化程度越高就越硬、強度越高。撞擊區厚度約500微米(μm=10-6m),由結晶磷酸鈣圍繞有機α幾丁質纖維,礦化組成週期性的人字形超微結構週期性正弦波結構,具有橫向長度(波長,λ)約45微米,縱向長度(振幅,A)在撞擊區和週期區交界處為70微米、在撞擊區和表面交界處為100微米、在撞擊區表面僅50微米,彈性模量30-45吉帕(GPa = 109 Pa1 Pa = 1 N/m2,近似波的週期結構。
研究團隊使用奈米壓痕儀觀察撞擊區的多層結構,發現類似坦克的複合裝甲材料,具有高密度、高硬度、高彈性模量、和因位置而異的彈性模量等特性。而雀尾螳螂蝦棒狀指節因礦化梯度的影響,鈣和磷濃度由內部朝向表面增加將氟、硫、和碳酸鹽替換為靠近指節表面的磷灰石晶體,導致撞擊區表面具有較高的彈性模量和硬度,形成由內而外升高的漸變梯度,分別為25-50吉帕和0.7-2吉帕,並在指節表面達最大值。當測試施加1,000毫牛頓(mN=10-3N)載荷至撞擊區時,表面出現輕微刻痕,裂紋沿著螺旋排列纖維的局部取向扭曲旋轉,在裂紋尖端的纖維能自我修復產生橋結,阻止裂紋擴展,且磷灰石(磷酸鈣)的晶體結構將各向異性傳導至幾丁質纖維增強結構韌性,證實人字形結構能分散所受外力,保持本身的穩定性。
他們以3D列印仿生人字形結構複合材料的纖維及基底圓柱,採用硬的剛性不透明白色材料丙烯酸光聚合物(acrylic-based photo-polymerVeroWhite和類橡膠材料的軟彈性體TangoPlus組成結構材料,直徑60公釐、高度37公釐,纖維直徑0.6公釐,旋轉角18振幅3公釐,波長2公釐,容積百分率0.267;同時也列印對照用的仿生夾板螺旋結構複合材料圓柱,規格相同,但容積百分率0.242。經奈米壓痕試驗得知,增加人字形試樣中正弦界面的振幅/波長比(A/λ,可延遲不穩定的裂紋擴展,並增大韌性,且人字形結構容許更大的應力再分配,更能避免損害;抗壓試驗則顯示人字形結構能承受較大的應變、沒有顯著損傷,具較高的能量吸收密度;壓縮測試將試樣壓扁,結果人字形結構的內部形變較小、較穩定、受力較均勻;剪切應力測試也顯示人字形結構的應力分布更均勻,從內部到表層的振幅/波長比逐漸增加、楊氏模量隨之增加、韌性增強,有更佳的能量吸收性能,可抵抗更大應力。故若將人字形結構多層疊加,達到100%仿生雀尾螳螂蝦棒狀指節撞擊區的人字形超微結構,不但輕薄,且機械性能將更優異。無論單獨使用高韌性人字形結構複合材料或同時採用螺旋形和人字形兩種結構,都極具應用潛力。
以上新聞編譯自2016824日發行之Advanced Materials期刊)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向大自然借鏡生物行為的科學解密」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歐陽盛芝/國立臺灣博物館
審校:歐陽盛芝/國立臺灣博物館
日期:2017/07/28
本單元學術名稱:生物醫農>動物學
標籤:仿生螳螂蝦():高韌性人字形結構複合材料
資料來源:
Yaraghi, N. A., N. Guarín-Zapata, L. K. Grunenfelder, E. Hintsala, S. Bhowmick, J. M. Hiller, M. Betts, E. L. Principe, J.-Y. Jung, L. Sheppard, R. Wuhrer, J. McKittrick, P. D. Zavattieri, and D. Kisailus. 2016. A sinusoidally-architected helicoidal biocomposite. Advanced Materials, 28(32): 6835-6844.
延伸學習:
Benedict. 2016. Ultra-strong 3D printed material inspired by natural herringbone pattern on mantis shrimp. 3D Printer and 3D Printing News, May 31, 2016.
Mantis shrimp. 2017.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ntis_shrimp (Visit date: 2017/06/03).
Patek, S. N. and R. L. Caldwell. 2005. Extreme impact and cavitation forces of a biological hammer: strike forces of the peacock mantis shrimp Odontodactylus scyllaru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8: 3655-3664.
Patek, S. N., W. L. Korff, and R. L. Caldwell. 2004. Deadly strike mechanism of a mantis shrimp: this shrimp packs a punch powerful enough to smash its prey’s shell underwater. Nature, 428: 819-820 (+3pp. Supplementary method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 2016. Mantis shrimp inspires next generation of ultra-strong materials: newly discovered structural motif is key to tougher, more impact resistant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aerospace, automotive and armor applications. ScienceDaily. May 31, 2016.


『臺博新知』:仿生螳螂蝦(三):新型癌症檢測設備和視覺偵測系統

歐陽盛菊/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
歐陽盛芝/國立臺灣博物館
賴婉婷/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英國、澳洲及美國的跨國團隊研究能看到環境中各種物體偏振光的史氏指蝦蛄(Gonodactylus smithii)和雀尾螳螂蝦(Odontodactylus scyllarus),未來可模仿牠們滾動眼睛視角可改善物體的偏振對比、並測知其動態偏振視覺最佳角度的原理,除可開發眩光少、色彩不失真扭曲的影像處理器、相機、顯微鏡等外,在醫學應用方面,因癌細胞組織會反射出與周邊健康細胞組織不同的偏振光,可依此研發新型癌症檢測設備或偏振相機等;水下光學成像技術和儀器更能廣泛應用於水下目標探測,解決現有偵測影像設備作用距離較短、品質較差的問題,並發明低功耗及高性能視覺偵測系統等。研究成果由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羅伯茲(Nicholas W. Roberts)教授與西澳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研究團隊成員聯合於20167月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
仿生螳螂蝦的動態偏振視覺將可開創新型癌症檢測設備等(繪製者:黃正文)。
史氏指蝦蛄體長最大達11公分,體色為亮綠色到墨綠色,屬於指蝦蛄科(Gonodactylidae);雀尾螳螂蝦體長約10-17公分,體色多彩鮮艷,以綠色為主,屬於齒指蝦蛄科(Odontodactylidae)。兩種均為粉碎型蝦蛄,屬於軟甲綱(Malacostraca)口足目(Stomatopoda,具有一對強韌快速的攻擊性掠螯外,還有一雙功能強大的特殊眼睛,為並列型複眼,能看到從紫外線到紅外線的各種光線,每隻眼睛有三重視覺成像,兩隻眼睛共有六重視覺影像,能獨立分開滾動,有效增強看到物體偏振光的能力、提高觀察力,可隨環境變化調節適應的複雜視覺系統,靈活的俯仰、偏轉、和扭轉眼睛以觀察環境。
雀尾螳螂蝦(Odontodactylus scyllarus)的眼睛具動態偏振視覺(圖片來源:歐陽盛芝)。
研究團隊發現螳螂蝦為了迅速感知顏色、節省腦力,因此犧牲更準確辨別顏色的功能,以便在五顏六色的環境中更快發現同類、天敵或獵物,以利生存。牠們的眼睛含有16種不同類型感光器,其中12種為探測顏色之用,39種分別負責偵測紫外光和可見光,能看到12種原色(人類和許多動物只能看到紅、藍和綠3種原色),但能分辨的顏色卻遠少於人類,係因感光細胞功能相互獨立、平行處理各波段的光線資訊,辨識的顏色重點在色差對比,能分辨黃色和橙色兩種單色,卻會忽略黃橙間的中間色,色彩資訊由眼睛決定後直接傳給大腦,不似人類由大腦彙整判讀顏色。
螳螂蝦的每個複眼則由「線性中間帶」區分成「背部周圍區」及「腹部周圍區」兩個半球、三個區域。線性中間帶由水平方向的6排感光器「小眼」組成,小眼的構造由外往內則依序為「角膜」、「晶椎體」和「視桿束」(8個網狀細胞組成),用以感知從紫外線到紅外線等顏色,及探測線偏振光和圓偏振光等16種不同波段和類型的光線;視桿束又可細分為「R1-7感受器」及「R8感受器」(功能為集結大部分感光能力、對紫外線敏感、且作為四分之一波片),最內層是內接視神經的基底膜。「網狀細胞」內有交叉突起,在主要視桿束中形成堆疊層、對偏振光敏感的「微絨毛」,滾動眼睛時會直接改變感光器微絨毛群的方向,得到最佳偏振對比。「偏振」係指波動朝特定方向振盪的性質,光波會因偏振方向不同而改變傳播狀況;「線偏振光」指振盪只朝單獨方向前進,「圓偏振光」指振盪方向旋轉,並隨時間勾繪出圓形的螺旋形前進。
牠們會分別針對非偏振的底棲生物和偏振的開放水域進行觀察,感測特定視覺信號的偏振,因為海域通常屬於低照度、強散射、渾濁的水下環境,光受到太陽在空中位置和水的透明度影響,線性偏振在10-50%,底棲生物則反射小於5%的偏振。故當光從海洋或魚鱗反射時,偏振光會像眩光一樣出現,螳螂蝦眼睛裡的感光器立即依光波角度調整眼睛角度,讓潛在獵物的偏振光看起來更清晰形成動態偏振視覺,以準確捕獲獵物或躲避天敵。
螳螂蝦並非簡單地將微絨毛與光刺激的偏振角度對準,而是與其預測最大偏振距離的扭轉角度對齊,牠們的眼睛背部和腹部周圍區半球都具有交叉或正交投射的微絨毛分層,兩個半球中共有四組微絨毛,形成感知偏振光的感光通道,通道方向在兩個半球區完全不同,每一半眼睛的微絨毛排列方向偏移45度,故眼睛與具特定偏振角度的一組微絨毛對準,最大角度不會超過22.5度;若超過則必須轉動0-22.5度,使四組微絨毛中的任一組對特定光刺激進行對準排列,以提高視覺準確度。研究團隊因此得知偏振距離可透過眼睛感光器的扭轉、旋轉和與光刺激偏振角的物理對準,達到感測的最佳化效果。將來根據螳螂蝦的動態偏振視覺原理調整偵測角度,開創新型癌症檢測設備和視覺偵測系統等,具有很大的技術發展空間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以上新聞編譯自2016712日發行之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向大自然借鏡生物行為的科學解密」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歐陽盛芝/國立臺灣博物館
審校:歐陽盛芝/國立臺灣博物館
日期:2017/07/28
本單元學術名稱:生物醫農>動物學
標籤:仿生螳螂蝦(三):新型癌症檢測設備和視覺偵測系統
資料來源:
Daly, I. M, M. J. How, J. C. Partridge, S. E. Temple, N. J. Marshall, T. W. Cronin, and N. W. Roberts. 2016. Dynamic polarization vision in mantis shrimps.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12140-1-9.
延伸學習:
偏振。2017。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1%8F%E6%8C%AF瀏覽日期2017/07/03)。
Bok, M. J., M. L. Porter, A. R. Place, and T. W. Cronin. 2014. Biological sunscreens tune polychromatic ultraviolet vision in mantis shrimp. Current Biology, 24(14): 1636-1642.
Mantis shrimp. 2017.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ntis_shrimp (Visit date: 2017/06/03).
University of Bristol. 2016. Mantis shrimp roll their eyes to improve their vision. ScienceDaily, July 12, 2016.


『臺博新知』:仿生螳螂蝦(二):新型耐撞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歐陽盛菊/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
歐陽盛芝/國立臺灣博物館
賴婉婷/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扎瓦蒂尼(Pablo D. Zavattieri)教授與哥倫比亞麥德林EAFIT大學(Universidad EAFIT)、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合組跨校研究團隊,研究雀尾螳螂蝦(Odontodactylus scyllarus)掠螯的棒狀指節結構,已研發出耐撞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具有質輕、高強度、韌性、抗撞擊性等優點,可進一步開發防衝耐撞的防護裝備和器械,尤其是可能遭遇特殊溫度和壓力環境的太空船外殼和框架零件、各類運動保護裝備如足球頭盔、軍事防禦配備如防彈衣、鎧甲、裝甲車殼等,或變更材質和比例成為其他材料,運用於工業陶瓷等產業領域。相關研究成果於20159月發表在《生物材料學報》(Acta Biomaterialia)期刊
新型耐撞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仿生雀尾螳螂蝦掠螯的棒狀指節(繪製者:黃正文)。
雀尾螳螂蝦又名蟬形齒指蝦蛄、紋華青龍蝦、孔雀螳螂蝦,體長約10-17公分,體色以綠色為主,多彩鮮艷,主要分布於包括臺灣的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是軟甲綱(Malacostraca)口足目(Stomatopoda)齒指蝦蛄科(Odontodactylidae)的粉碎型蝦蛄。常主動巡游獵食,當準備出擊時,會利用彈簧系統將棒狀指節和前節緊靠成相鄰顎足5倍厚的大頭棒,彈出時可增大衝擊力,攻擊時用超過子彈的速度伸展一對掠螯,以擴大如拳的棒狀指節踝部重擊獵物的防禦武器或保護硬殼,攻擊力量可高達1,500牛頓(N,使質量1公斤物體加速度達1m/s2時所需的力),加上形成的空穴效應再度衝撞獵物能造成雙重傷害,接著會先檢視獵物損傷狀況、以決定停止或再次出擊。牠們雖能有效破壞獵物,但本身得具耐撞抗裂特性,才能經得起數以千計的重複捶擊。
雀尾螳螂蝦(Odontodactylus scyllarus)的掠螯耐撞抗裂(圖片來源:歐陽盛芝)。
研究團隊採用斷層掃瞄,發現其外骨骼的電子密度以棒狀指節最高,具有極強的抗撞擊能力,經奈米級剖析,橫切面可分成撞擊區、週期區、和條紋區三個區域,硬度、韌度、和結構方向都不同。最外層的撞擊區含有結晶化、礦化、和增加硬度的羥磷灰石(hydroxyapatite,又稱為氫氧基磷灰石),下襯一層殼聚醣(Chitosan,脫乙醯幾丁質),可分散撞擊力並防止裂痕擴散;週期區呈螺旋狀堆疊的幾丁質礦化纖維層,間隙填充碳酸鈣和磷酸鈣,每層平行的幾丁質纖維圓棒逐層從下方水平旋轉一個角度,形成類似軟墊、可吸收極高衝擊能量的類夾板結構,作用如同減震器,因為所含成分經週期性排列組合成近似聲子晶體(由兩種或兩種以上振動材料組成、會影響聲波的週期性結構)微結構,當剪切波通過時可產生能隙(半導體或絕緣體的電子能量差距,會影響其導電性)並過濾分散,產生優良的減震耐撞效果,由於是可過濾剪切波的夾板螺旋結構,在獵食的重複高速衝擊下能避免損傷;條紋區位於側面,成分是沒有結晶化的羥磷灰石,因此硬度較低,可引導分散撞擊力量。此外,雀尾螳螂蝦的棒狀指節若在不斷強烈衝擊下產生小規模裂縫,也能透過週期區的螺旋結構將能量偏轉耗盡能量,防止裂縫擴大以維持完整,並藉著生長發育定期更新外骨骼,獲得更大更新的掠螯。
研究團隊模仿棒狀指節結構的聲子晶體,藉由控制微結構和幾何形狀,模製和操控波的介質,優化耐衝擊能力,開發出仿生的碳纖維環氧樹脂(carbon fiber-epoxy)複合材料板,由碳纖維環氧樹脂圓棒組成類夾板分層結構,具彈性模量和密度等機械性能的週期性,能過濾剪切波,具優異的減震功效。他們以環氧樹脂(epoxy)作為填充物,將具單向增強的碳纖維環氧樹脂預浸材料(carbon fiber epoxy prepreg)低溫真空固化,製造五組長、寬為3.5x1.8公分的複合材料板,具層取向不同排列的48預浸材料層試樣,並用相同成分製成的另外兩種複合材料進行比較測試。第一款是單向結構,各纖維層均朝0度方向平行堆疊;第二款是擬等向性結構,依據商用飛機材料標準各層旋轉45度,第一層0度、第二層-45度、第三層45度、第四層90度等類似螺旋交替堆疊層;第三款是仿生螺旋結構,分別製作各層逐層旋轉7.8度、16.3度、和25.7度三種樣品。
衝擊測試係將固定重量垂直掉落在供試樣品表面,產生100焦耳(J,施加1牛頓作用力經1公尺距離所需的能量,使人喪失戰鬥力的彈頭動能為78.5焦耳)能量,然後使用超音波掃描,測量其外部損傷、凹痕深度、和內部損傷等,以評估撞擊時螺旋結構的抗衝擊性和能量吸收,並確定衝擊後的殘餘強度。結果第一款各層纖維斷裂並完全損壞,第二款產生從第一層穿透到底層的明顯纖維損傷,第三款都顯示僅一些纖維分裂磨損,並未被完全穿透,且凹陷較第二款減少20-50%,損傷呈橫向而非垂直擴散;壓縮樣品至斷裂的測試結果也顯示第三款在衝擊後的殘餘強度較第二款增加約15-20%,中和大的旋轉角度於衝擊後較少凹陷、具更大殘餘強度。研究團隊未來將就可能衝擊的頻譜,確定各纖維層的最佳旋轉角度、間距、層數、和厚度,以及不同複合材料組合和比例等變因優化設計。
以上新聞編譯自201591日發行之Acta Biomaterialia期刊)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向大自然借鏡生物行為的科學解密」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歐陽盛芝/國立臺灣博物館
審校:歐陽盛芝/國立臺灣博物館
日期:2017/07/28
本單元學術名稱:生物醫農>動物學
標籤:仿生螳螂蝦(二):新型耐撞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資料來源:
Guarín-Zapata, N., J. Gomez, N. Yaraghi, D. Kisailus, and P. D. Zavattieri. 2015. Shear wave filtering in naturally-occurring Bouligand structures. Acta Biomaterialia, 23: 11–20.
延伸學習:
雀尾螳螂蝦。2017。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E9%9B%80%E5%B0%BE%
E8%9E%B3%E8%9E%82%E8%99%BE瀏覽日期2017/06/02)。
Grunenfelder, L. K., N. Suksangpanya, C. Salinas, G. Milliron, N. Yaraghi , S. Herrera, K. Evans-Lutterodt, S. R. Nutt, P. Zavattieri, and D. Kisailus. 2014. Bio-inspired impact-resistant composites. Acta Biomaterialia, 10(9): 3997–400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 2015. Mantis shrimp inspires new body armor, football helmet design: researchers find mantis shrimp is naturally designed to survive the repeated high-velocity blows by filtering out certain frequencies of waves. ScienceDaily, June 17, 2015.
Venere, E. 2015. Creature's 'dactyl club' filters shear waves to resist damage. Purdue University News, June 16, 2015.
Weaver, J. C., G. W. Milliron, A. Miserez, K. Evans-Lutterodt, S. Herrera, I. Gallana, W. J. Mershon, B. Swanson, P. Zavattieri, E. DiMasi, and D. Kisailus. 2012. The stomatopod dactyl club: a formidable damage-tolerant biological hamer. Science, 336(6086): 1275-1280.


最新留言

追蹤者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