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臺博館本館大廳古蹟修復 再現百年精細工藝】



臺博館本館建築於1915年完工,是20世紀初臺北城重要的地標建築。每次閉館整修都有不同的時代意義,過去曾有過三次閉館整修紀錄,包括1961年因戒嚴統治,將戶外南向陽臺改為室內展示空間;1994年文建會推動文化參與和文化風氣,增加三樓展場空間;2001年因331大地震館舍受損閉館修復。本次則是臺博館建築1998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後首度進行室內修復,各項作業都採用更高的規格和嚴謹的程序。

古蹟具有文化資產身分,在修復過程中最難的並不是還原成原貌,而是如何找回失落的技術。例如過去廊道使用的人造大理石牆面,目前臺灣已無相關技術人員,團隊遍尋日本、英國及義大利等國的相關案例,經過繁複的試驗才著手修復。此外,臺博館也利用3D掃瞄技術複製燈具進行展示,讓觀眾有機會近距離欣賞早期的精緻工藝。以保存文化資產的高標準共同珍愛博物館,落實文化保存工作。

更多訊息,歡迎請到臺博館官網查詢。

#NTM #臺博館本館古蹟修復 #再現百年精細工藝 #國定古蹟 #人造大理石 #石膏泥塑 #3D掃描技術 #燈具 #文化資產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樹上行軍-水龍骨科的附生植物】

樹上行軍-水龍骨科的附生植物

時間-2017.11.28 - 2018.3.25
地點-臺博館南門園區紅樓一樓大廳

臺灣的地理位置處於亞熱帶,孕育了蓊鬱的森林,並因海拔高度的變化,擁有多樣的生態系。每當我們抬頭仔細觀察樹木,常可以看到其他小型植物攀附在樹幹上生長,它們大都是不會對樹木產生傷害的附生植物。附生植物通常萌發於宿主植物身上,一生幾乎都在高高的樹上度過。與寄生植物不同的是,附生植物能自己行光合作用,把大樹當公寓,借住其上只是為了爭取到更多的陽光。

臺灣附生的維管束植物約有350種,以蕨類與蘭花為大宗;而蕨類中的水龍骨科就有將近60種是附生植物,可以說近八成的臺灣水龍骨科植物以樹為家。由於水龍骨科蕨類具有橫向生長的根莖,有些種類的根莖攀附於樹幹上,再由莖上生長出垂直樹幹的葉子,一片一片依序排列遊走樹間,像是列隊在樹上行軍,向上生長爭取陽光,如石葦、抱樹石葦等;另一些種類的葉子則是成叢或環抱著樹幹生長,像是集合操演,或是自己搭建軍事堡壘,聚集眾葉之力,取得有限的水分與養分,如瓦葦、崖薑蕨等。因此,觀察附生植物的同時,除了能欣賞豐富的植物種類外,更可以透過想像力,將自己置身樹上,感受一下附生植物們的旺盛生命力。

p.s.來到臺博館南門園區除了看展櫃裡的標本外,也不彷走入園區,仔細觀察附生在老樟樹身上的伏石蕨和瓦葦唷!

更多訊息,歡迎請到臺博館官網查詢。

#NTM #臺博館 #南門園區 #樹上行軍 #水龍骨科的附生植物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昆蟲飛行秘技特展】

昆蟲飛行秘技特展
生物的活動方式包括行走、跳躍、游泳、攀爬、滾動、滑行、和飛行。對人類而言,只有「飛行」難以達成,需要靠人造翅膀或飛行器具才能在空中飛翔。而昆蟲在生物界中無論種類和數量都稱冠,許多物種和人類生活習習相關,並且在三億年前就能飛行,是最早具有飛行能力的動物。

本展從科學角度探討昆蟲飛行的各種面向和秘密,也是國內首次以昆蟲飛行為主題的特展,展品包括超過200隻的昆蟲標本及大型昆蟲模型,從有翅昆蟲的演化、昆蟲的翅膀、飛行目的和功能、飛行原理、能量供應等多面向介紹昆蟲相關知識。

更多訊息,歡迎請到臺博館官網查詢。

#NTM #臺博館本館 #昆蟲飛行秘技特展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鮭」鄉何處?臺灣鈎吻鮭發現100周年特展】

「鮭」鄉何處?臺灣鈎吻鮭發現100周年特展
臺灣鈎吻鮭(昔名櫻花鈎吻鮭)於1917年發現,1919年第一個學名被發表於《臺灣農事報》,臺灣國寶魚的學名經過多次修改,2012年國際動物命名法委員會通過審查,將學名確立為Oncorhynchusformosanus,中文名稱為「臺灣鈎吻鮭」。

「臺灣鈎吻鮭」是低緯度地區罕見的陸封型鮭魚,更是西太平洋鮭魚分布的最南界,日據時期即被標定為「天然紀念物」加以保護,有臺灣國寶魚的美譽,近年來政府更積極投入保育,不但劃定其棲地為保護區,學界也透過各項研究探索其起源、演化、系譜和保育等生物學問題,現今認定牠是臺灣特有種,而非日本櫻鮭之亞種。本館特於臺灣鈎吻鮭發現100周年之際推出特展,從臺灣鈎吻鮭的前世今生、形態特徵、生態角色等揭露繽紛的鮭魚世界,並透過豐富多元的展示服務,彰顯臺灣在環境生態保育之努力成果。

展場還有VR體驗區,歡迎大家以臺灣鈎吻鮭的視角觀察水中生物美麗的身影。

更多訊息,歡迎請到臺博館官網查詢。

#NTM #臺博館本館 #鮭鄉何處 #臺灣鈎吻鮭發現100周年特展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

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常設展海報

「發現臺灣」內容主要分為三大主題單元:發現之道、臺灣新象、過去的未來。

■發現之道
「發現之道」聚焦於20世紀初博物學家的調查傳統。透過兩位傳奇採集調查者: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的田野故事與蒐藏,勾勒出那一代博物學家強調親身實地踏查—即所謂「知識是人走出來的」之調查傳統。
另一方面,田野調查者所現地採集的物質憑證,構成了博物館的「標本世界」。標本並非調查的紀念品,而是物種的代表,許多不同標本的集合讓博物館體現出一個微型的自然界,在博物館裡重現了自然物種的分類階序與演化秩序。「標本中發現自然秩序」因此就構成另一個當時博物學傳統的重要特色,也是本單元的第二個主題。

■臺灣新象
「臺灣新象」則以專題方式細數臺博館歷史上重要的博物學者與他們的重要發現。如首任館長川上瀧彌主導調查的臺灣高山植物、臺灣昆蟲研究開創者素木得一所發現的「寬尾鳳蝶」、博物館的傳奇標本採集者菊池米太郎所採集的「黑長尾雉(帝雉)」、臺灣礦物研究先驅岡本要八郎發現的「北投石」、全能型博物學者堀川安市採集的貝類標本與其發現的新種蝸牛:堀川氏煙管蝸牛、戰後首任館長陳兼善與其學生梁潤生所採集的「國寶魚」:櫻花鈎吻鮭、獨幟一格的歷史博物學者尾崎秀真所蒐集的原住民籐編器與珠衣,還有在1910年代由森丑之助指導製作的臺灣原住民各族「博多人偶」、1920年代末蒐集的「佐久間財團蒐集品」、1960年代造成萬人空巷的深海活化石—「龍宮翁戎螺」,與1970年代臺灣化石大發現出土的「早坂犀」等,館史上重要的發現者與發現,莫不在本單元的展場中翩然現身。

■過去的未來
最後,名為「過去的未來」的本展第三單元,則始於一個問題:究竟這些臺博館典藏的歷史性標本在當代有何意義?換句話說,博物館的標本除了能夠帶我們回到過去,是否也能讓我們反省當下,甚至展望未來呢?。展場裡以三個物件回答此問題。第一件是臺灣雲豹標本,臺灣雲豹的野生族群已經在2014年正式宣告絕跡,因此博物館收藏雲豹標本就不再只是過去物種的歷史紀錄,同時也成為一把通往未來的鑰匙—透過其中保存的遺傳資訊而提供未來重建物種的可能線索。

更多訊息,歡迎請到臺博館官網查詢。
#NTM #臺博館本館 #發現臺灣 #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 #發現之道 #臺灣新象 #過去的未來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



透過展覽,引領觀眾重訪20世紀初臺灣自然世界是如何被近代博物學所「發現」,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擅場的「發現年代」,重新審視367件典藏奠定今日臺博館收藏基礎、形塑臺博館風貌的博物學發現、發現者、與發現傳統。更多訊息,歡迎請到臺博館官網查詢。

東展廳:發現之道
中央迴廊:臺灣新象
西展廳:過去的未來

臺博館Facebook可以同步收看~https://www.facebook.com/NTMuseum

#NTM #臺博館本館 #發現臺灣 #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 #發現之道 #臺灣新象 #過去的未來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臺博館本館11月21日起重新開幕】

REOPEN
嗨!眾多粉絲朋友們期待的臺博館本館,歷經9/19-11/20的休館整修之後,將在11/21重新對外開放,展現古蹟修復成果及同步推出多檔全新展覽,歡迎您的蒞臨。
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
★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
Discovering Taiwan-Re-visiting the Age of Natural History and Naturalist of Taiwan
展覽檔期:常設展
展覽地點:本館三樓展區
*歷時三年半規劃的全新常設展
展覽介紹~ https://goo.gl/Wbe2Xx
「鮭」鄉何處?臺灣鈎吻鮭發現100周年特展
★「鮭」鄉何處?臺灣鈎吻鮭發現100周年特展
Revival of the Formosan Landlocked Salmon -100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展覽檔期:106年11月21日~107年06月03日
展覽地點:本館一樓東展室
*慶祝臺灣鈎吻鮭發現百周年
展覽介紹~ https://goo.gl/khV4W7

★昆蟲飛行秘技特展
Special Exhibition of Insect Fly Secret
展覽檔期:106年11月21日~107年09月02日 
展覽地點:本館一樓西展室
*國內首次以飛蟲為主題的昆蟲特展

#NTM #臺博館 #REOPEN #發現臺灣 #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 #臺灣鈎吻鮭發現100周年特展 #昆蟲飛行秘技特展

臺博官網介紹~ https://goo.gl/T6coFb





最新留言

追蹤者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