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劍舞楚天酷卡來囉!

劍舞楚天-越王勾踐劍暨楚國出土文物展,精心設計8款美美的酷卡,臺博館將不定期更換款式,歡迎各位朋友索取收藏,也歡迎大家可以當成明信片寄給朋友們哦。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冷血背後的心路歷程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謝季帆

兩棲爬蟲展入口


         沿著古典歐式階梯長廊、順著地板匍匐動物剪影,來到位於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地下一樓的「兩棲爬蟲動物-適應與保育特展」。在綠色光源的照射之下,整個展場顯得十分具科技感且有大自然探索的氣氛,讓人迫不及待地想進去一探究竟。展場布置並非是一般令人感到枯燥乏味的傳統設計;其裝潢相當新穎。由一塊塊龜殼狀的小知識看板拼湊而成的圓弧型的牆面上,其殼與殼的間隙露出了藍色螢光,使得展場內有如科幻電影的高科技實驗室裝置般,呼應了展內以各種多媒體作為傳達訊息媒介的特色。兩棲爬蟲動物特展以多個連貫性的主題,帶領大家了解兩棲爬蟲動物從古到今的演變歷史、在不同環境下的棲息特色、未來所面臨的挑戰等,可說是詳細記載了兩棲爬蟲家族一路,不管是爬或游或跳,所過來的辛苦歷程。
龜殼狀說明版
充滿大自然探索的氣氛









      

         首先接觸到的主題是以生物力學的角度,探討兩棲爬蟲適應水陸環境差異的方式。利用手動模型及數位媒體互動,小朋友們可以藉著實際操作,觀察兩棲爬蟲的活動機制。另外在展場內格外引人注目的是一大「幅」非洲岩蟒蛇皮,其巨型的身軀攤開來相當壯觀。由岩蟒蛇皮的花紋與攤開之後所產生的波浪狀,可以想像置身於撒哈拉沙漠南部熱帶草原區中的岩蟒,融入因腐植質而呈茶色的沼澤旁,等待襲擊的最佳時機。展覽中也有其他各種爬蟲的外觀構造,如蛇鱗、龜殼等,供大家觸摸體驗及觀察。
         

        展覽內不外乎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兩棲爬蟲標本,例如凱門鱷與網紋蟒。看了展覽才發現原來眼鏡凱門鱷是由於其兩眼間上有一條明顯隆起的橫槓,有如眼鏡的鼻梁架,所以才得其名。原自於東南亞地區的網紋蟒是世界上最大的蛇類,牠的標本頗具震撼性,有如驚悚怪物電影的巨型擬真電影宣傳道具。
網紋蟒標本
凱門鱷標本

         















除了來自國外、不會動的標本外,更特別的是展覽所介紹的在台灣出沒的兩棲爬蟲類竟是活生生地在展示水族箱裡,讓大家可以仔細觀察其活動形態。


黑唇青斑海蛇

          自古以來的古籍文獻對於兩棲爬蟲亦有著墨,但是當時物種的分類上並非與現代相同;爾雅將蛇與蜥蜴編列於釋魚的類別,而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將爬蟲類歸類到蟲部。本草綱目中的動物繪製的很生動且詳細,如各個蛇類的花紋皆有所差異。另外令我感到有趣的是其他雖非爬蟲類,但當時被編列在一起的生物,如河豚、生蠔等,其插圖像極了卡通人物。蟾蜍的圖也很十分傳神。至於西方的分類學者林奈則是以拉丁文描述各類爬蟲的特徵。


本草綱目中的生動繪圖
李時珍眼中的河豚
         
        兩棲爬蟲特展在每個星期六、日皆有三個場次的觸摸活動體驗。此活動十分受到大家的歡迎,是展覽裡最熱門的項目。活動體驗中玉米蛇、球蟒,與守宮皆會跟大朋友和小朋友做零距離的接觸。除了觸摸以外,亦可小心地拿起來與之拍照。藉由此活動,除了可以讓大小朋友們體驗爬蟲類的觸感,亦可在大哥哥與大姐姐的解說之下了解爬蟲類的特性以及如何愛護牠們。



Touch me 觸摸體驗活動

小守宮正在觀察小朋友與大朋友們與玉米蛇的互動喔!



      臺灣兩棲爬蟲保育及外來種的入侵也是展覽中想傳遞的訊息。展內所設置的精緻看板清楚的標示該外來種未來可能會進入的區域,例如是否有往北走的趨勢等,以及牠們如何影響本土特有物種的生存。此外,展覽中也宣導不捕捉、飼養、虐待野生動物,以及不去減少週遭蛇類的數量,因為有了牠們幫忙捕鼠可使漢他病毒的傳染率降低。

    

         寓教於樂的「兩棲爬蟲動物-適應與保育特展」展期至1月9日,對於兩棲爬蟲類的傳奇故事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來參觀這個別具特色的展覽,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臺灣古地圖之最-康熙臺灣輿圖

  國立臺灣博物館資深說明員  陳信鈞


臺博館收藏之康熙臺灣輿圖

臺博館典藏的「康熙臺灣輿圖」,原名「臺灣番社圖」,是目前所知道最早的一幅臺灣全島地圖,全圖絹本設色,橫長536公分縱寬66公分,同時也可能是中文臺灣古地圖裡被翻印次數最多,流傳最廣泛的地圖。有關康熙臺灣輿圖的創作年代,有說是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於1722年(康熙61年)命人繪製,獻給朝廷。但是從日治時期至今,經過許多學者考據發現,地圖裡所描繪的內容年代無疑都早於黃叔璥來臺的時間。例如,1704年(康熙43年)清朝將諸羅縣治由目加溜灣(今臺南安定、善化一帶)遷到嘉義。但是,地圖上所繪的諸羅縣治的位置,卻在目加溜灣。由此表示,這幅地圖應是在縣治遷移之前所繪,也就是在1704年(康熙43年)前就已經繪製完成,至少不可能是黃叔璥1722年(康熙61年)來臺灣時命人繪製的地圖。經過多年來許多學者的討論,目前學界已大致同意,康熙臺灣輿圖原圖的年代應可訂在1699-1704年之間(康熙38-43年)。

這幅圖的繪製手法是以中國傳統山水技法呈現,內容則以寫實手法描繪呈現出17、18世紀更迭之時,臺灣西部由北到南的山川地形、行政兵備部署、道路與城鄉生活、原住民與漢人的生活方式型態的不同,可以是當時臺灣社會文化生活和清初對臺灣地理知識的縮影,兼具地理圖、兵備圖、風俗圖的特性。全圖筆法細膩,色彩精美,而有臺灣古地圖之最的美稱,亦被公認是國立臺灣博物館最重要的「鎮館之寶」。

至於這幅圖繪製作者為何許人也?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知道答案,中國古代地圖的繪製,除了極少數著名的地圖繪製作者有落款外,大多數是沒有記載繪畫者的名字;而且向來中國傳繪製地圖的畫工地位都不高,不論史料文獻或地圖都沒記載繪製作者的習慣,只能推測繪製這幅圖的作者可能是清朝宮廷裡的某位畫工。

康熙臺灣輿圖是本館接收自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藏品之一。清朝因為政治或軍事目的所繪製的彩繪巨幅臺灣全圖大多收藏在宮廷內府,為什麼「康熙臺灣輿圖」會在當時成為日本人的收藏?目前所知一個較可靠的說法是,原本這幅圖並非臺灣本地收藏,而是因為1900年(光緒26年;明治33年)義和團之亂時,從北京的「內府」流出宮外,由臺灣新竹鄭家的一位「番頭」(即:掌櫃、家長)帶到臺灣總督府給「相關人士」看,臺灣總督府於是在1902年(明治35年)購入,之後就在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歷史部展示室中陳列,典藏至今。

康熙臺灣輿圖至少有4種或4種以上版本,其中國立臺灣博物館接收自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就有三個版本,其中之一可能是「原圖」,另外兩個版本則應該是在日治時期(或1930年後)依原圖所臨摹的第一、第二摹本。從日治時期開始,來面上所見的複製和臨摹版本均是根據原圖第一摹本(1930年臨摹版)再製。但是原圖和第一摹本因為年代久遠,所以畫面有破損剝落的情形產生,於2003-2004(民國92-94年)年進文物修護,而得以保存並呈現臺灣早期的鄉土風情。在修護的過程中,原本以為原圖裡南部的南北大路,因為地圖的破損而消失,想不到卻在修護畫心時,無意間意外發現以為已經消失了的南部南北大路的線條痕跡。

在這張地圖裡,所呈現的臺灣是橫向的呈現方式,和我們現在熟悉的南北縱向有很大的不同。從另一個角度看臺灣,其實是很有趣的。然而,我們曉得在歷史上的記載,臺灣在康熙時期納入清朝版圖。但是,從這張地圖上看到的臺灣,卻只看見中央山脈以西的部份,而東部的宜蘭、花蓮、臺東和恆春半島則是不在版圖之中。這個原因是當時在清朝的認知裡,東部和恆春半島,均是我們現在所知的原住民(在清朝時稱為番人)的分佈區域,而清廷認為這些地方只有番人而沒有漢人的存在,同時認為原住民是「化外之民」,所以在認知上覺得只有原住民分佈的這些區域,因為沒有漢人存在,而不將其納入清朝版圖範圖。也因為如此,讓當時許多海上列強對臺灣有著高度興趣,從貿易的角度而言。話說回來,其實在當時東部和恆春半島是有一些漢人的。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分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個區域來看,其中房屋最多,最密集的就是南部地區,也就是現今臺南一帶,也印證了早期「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發展,「府」指的就是臺南府城。從地圖裡還可以看到媽祖廟和城隍廟,在臺灣本島和隔著臺江內海的小島上有著紅毛樓和紅毛城,即是荷蘭時期的普羅民遮城和熱蘭遮城,也就是如今我們熟悉的赤崁樓和安平古堡。面積廣大的臺江內海,則可以看到有牛車和戎克船在裡面行駛,負責載運從臺灣海峽而來的人和貨物。臺江內海即是現今的臺南市安平、四草和臺南縣七股一帶,而地圖上的鯤鯓,從一到七,則表示狀似鯨豚的小沙丘,如今,臺南還有「鯤鯓」這個地名。

北部地圖我們可以看到清楚標示著「淡水港」,即現在的淡水河口,淡水城就是現在淡水一帶,干豆門指的是現今的關渡,如果有機會聽到關渡的河洛話發音,會發現其實是以「干豆」的古地名來唸的喔。相對於南部地圖,北部的房子就少了很多。

由於康熙臺灣輿圖是呈現臺灣明清以來的傳統海防圖和行政區域,所以在這個地圖可以看到不少「紅線」,這些紅線代表陸路營兵和水師的防線,也是劃分兩者的管轄範圍,主要分為臺灣鎮和臺廈道 、臺灣水師、北路營與南路營、澎湖水師這幾個來管理。

除了紅線外,在地圖上可以見到一條虛線北起八里分社,南至沙馬崎頭,此虛線是當時人和牛車行走的縱貫南北的道路,1697年(康熙36年)郁永河來臺灣採硫,便是依循此路從府城到淡水。郁永河來臺灣採硫的過程,後來寫成《稗海記遊》,書記詳細記載他從府城到淡水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對於清初臺灣時的自然人文景觀有很清晰的描述,同時也觀察到不論男女,出遠門一律以牛車代步,也用來載運物品。由南到北在地圖上隨處可見的牛車,也證明了被原住民和漢人廣泛的使用。而這條南北大路,是臺灣最早的一條道路,也是後來臺一線省道(俗稱縱貫線)的前身。

在地圖上,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圖案或符號,均是有代表意義。例如,以茅草搭建屋頂的房子,表示是原住民居住的房子,而磚瓦搭建的則代表漢人居住的房子。在當時,一個房子表示此地約住有500人,所以可以從房子的數量大約算出有多少人住在當地。地圖上有一個個四方形的圖案,有土黃色和綠色,綠色的有秧苗的圖案,表示是漢人的水田,土黃色代表是原住民的旱田。初期漢人不多,大多分佈在沿海一帶,土地大多是原住民所有。還有原住民拿著弓箭或手持鏢鎗,帶著獵犬在打獵,目標是野兔或鹿,甚至在地圖上還呈現出原住民的獵場。從地圖上人們的穿著,也可以分辨是漢人或原住民,漢人在上半身均有著衣棠,而原住民則是裸露上半身,此外,在某些原住民男性的臉部,還可以看到耳飾。

仔細探究康熙臺灣輿圖,其實從中獲得無窮樂趣,尤其想像當初康熙皇帝憑著這幅地圖,要瞭解臺灣種種軍事和風俗民情就更顯得難能可貴。尤其是日治時期所臨摹的兩個版本,因為繪製的時代不同,也呈現了當時畫師在臨摹時加上了一些新的東西,反而現在看地圖時可以瞭解臺灣環境、人文風俗上的轉變。拜現今科技之賜,康熙臺灣輿圖不只是可以看原圖或臨摹的圖。還可以透過數位地圖達到古今對照的目的,讓人們瞭解地圖上的古地名,究竟是現今臺灣何處。若想進一步瞭解臺博館典藏的「康熙臺灣輿圖」,可以透過先前2005年製作的「地圖臺灣特展網站」去一探究竟,或是參考臺博館藏品修護計畫所出版的《康熙臺灣輿圖歷史調查研究報告》和《康熙臺灣輿圖修復報告》,做更深入的閱讀。




 

 
康熙臺灣輿圖局部北部地區(臨摹二版)





康熙臺灣輿圖局部中部地區(臨摹二版)


康熙臺灣輿圖局部南部地區(臨摹二版)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劍舞楚天-越王勾踐劍暨楚國出土文物特展」導覽志工招募

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將來臺展出,大量出土的青銅器、玉器、漆器等與禮制相關的文物,最能凸顯楚國文化的精采,臺博館安排一系列的課程訓練,歡迎您加入導覽志工的行列,將躍然紙上的英雄人物介紹給更多的觀眾。

  • 招募期間:即日起至10/25(一)24:00止
  • 服務期間:2010/11/30~2011/2/13
  • 報名方式:報名簡章請至臺博館網頁下載,並回傳至edu_assistL@ntm.gov.tw 或者傳真02-23822684
  • 聯絡人:推廣教育組 王頌儀小姐(02) 2382-2699 轉467

'詳細內容請參考臺博館網頁報名簡章,謝謝。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臺博國寶-現存最接近真實儀容的鄭成功畫像

             國立臺灣博物館說明員 王頌儀

  臺灣在新版文資法通過後,2005年底開始實施文物分級制,正式將各文物保存機構典藏的文物,由文建會依重要性指定為國寶、重要古物、一般古物三級,國寶與重要古物的最大差異在於,若國寶需外出借展,必須通過行政院核可 。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文物經文建會指定為國寶共有三件:「康熙臺灣輿圖」、「鄭成功畫像」、「康熙五十四年諸羅縣正堂特委阿莫為土官信牌」,代表臺灣民主國的藍地黃虎旗由於資料背景再確認當中,目前無法列為國寶,屬於準國寶一員。



最接近真實鄭成功面容的畫像

   
  鄭成功為臺灣著名的歷史人物,臺灣現存的鄭成功畫像眾多,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的「鄭成功畫像」是目前最接近鄭成功本人的畫像,材質為紙本,大小為100X60(cm),是由鄭成功在臺南時命人繪製的作品,約鄭成功生前一年數月間所繪製完成,自鄭克塽降清以來,這副畫作由鄭氏家族-鄭成功堂兄弟鄭長代代相傳,是鄭氏家族的傳家寶。

  在日治時期西元1898年,這幅鄭成功畫像傳至鄭家第五代的鄭維隆,曾轉渡給臺北縣知事村上義雄,並隨村上義雄帶為日本內地,後因為鄭氏家族抗議,村上義雄再將這幅畫作送回臺北,當時的佐久間總督也觀覽了這幅畫作,認為如此珍貴的文物由民間世代相傳,難以永久保存,旨意將這幅鄭成功畫作依據國寶標準辦理,將這幅畫像保存在臺灣神社(舊址為今日圓山飯店),鄭家也表示贊同,於是在1911年夏天,鄭家將這幅鄭成功畫作獻納給臺灣神社,佐久間總督又命那須豐慶依原畫臨摹了一件鄭成功畫作,將這幅臨摹本贈送給鄭家,以作為紀念與鄭家傳家物,那須豐慶為著名日本畫家橋本雅邦門生,曾在臺灣舉辦多次個展與參與多次聯展,之後,佐久間總督又命人再臨摹了兩幅,其中一幅被供奉於開山神社(今延平郡王祠),但已不知原因佚失,另一幅今日下落不明,鄭家收藏的臨摹本現今保存在延平郡王祠。

    根據史料可知,由鄭氏家族獻納給臺灣神社的鄭成功畫像,之後由當時總督府博物館收藏(今日的國立臺灣博物館),以此臨摹共三幅,其中兩幅已經佚失,僅剩一幅由延平郡王祠收藏,國立臺灣博物館收藏的這幅原作彌足珍貴,雖不得知當時鄭成功命人繪畫此幅畫像的目的與緣由,但所留下的是給予後人緬懷以及臺灣子孫瞭解臺灣歷史的素材。


  時間與環境是文物保存難以抵擋的殺手,文物保存與維護需耗費相當資金與人力,需要有適合保存的環境、高科技環境控制設備、專業修復人員與技術,國立臺灣博物館收藏之版本長期處於儲存環境不良以及人力管理的瑕疵,導致鄭成功畫像嚴重毀損。
  
  2002年起開始進行修復調查,委託由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結合國內外專家學者與館內研究人員,透過文物檢視、科學方法調查分析整理出修護建議報告書,以利於後續修復工作,臺博館的鄭成功畫像自2007年7月委託台北故宮博物館開始執行修復工作,包含揭裱重裝,除針對畫心進行仔細清洗、揭裱、補紙與全色,並將原本簡易的一色裝,改換為典雅的二色裝裱,讓畫作恢復平整、潔淨的外觀,歷經兩年修復工程,鄭成功畫像終於重生,恢復往昔外觀。
  

    鄭成功畫像最近一次的展出紀錄是2009年1月14至3月15日,是在故宮舉辦「重生記——鄭成功畫像修復成果展」,是在修復之後進行公開展示,另外還針對修復過程公布以及展示修復工具。鄭成功畫像是臺灣歷史的一環,臺博館善盡職責典藏,期待下次鄭成功畫像與大眾的見面會。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建館之初即入藏臺博館的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



國立臺灣博物館資深說明員    陳信鈞

 
        每當大家來到臺博館本館大廳,會看到在大門入口處有幅「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的摹本數位典藏輸出版。時間再往前推,2008年臺博館歡慶建館百週年時,當時的「百年物語:臺灣博物館世紀典藏特展」就展出1908年即入藏博物館的摹本原件。經過百年以上收藏以及記錄1895年臺灣因馬關條約而割讓日本,臺灣老百姓在不願被日本統治下而成立臺灣民主國等歷史因素,也是它無庸置疑成為臺博館鎮館三寶之一。



臺博館收藏之黃虎旗

     1895年,清廷與日本發生甲午戰爭,但是清廷不敵日本而簽定馬關條約,決定將臺灣割讓日本。臺灣有力人士希望清廷收回成命,但是清廷不希望節外生枝再給日本藉口。臺灣的仕紳們,為了不被日本統治,只好另謀辦法,希望能夠向外求援。

    在臺灣仕紳們的運作下,臺灣省巡撫唐景崧於1895年5月25日擔任「臺灣民主國」總統,並於臺北城內升起藍地黃虎旗,希望藉此宣告獨立,期盼引起國際列強干預而不被日本統治。日後,再思量如何重回清廷懷抱。只是,這樣不切實際的想法並沒有實現,因為馬關條約是正式簽訂而且國際皆知的。

    隨著日軍登陸臺灣,逐步進行接收事宜,唐景崧也逃離臺灣。象徵臺灣民主國的藍地黃虎旗也落入日軍手中,成為戰利品。負責鎮守臺南的劉永福,在當時被推舉為臺灣民主國大將軍。但是,隨著日軍日漸逼近臺南府城,在日軍進入臺南城前,劉永福也悄悄離開臺灣了。1895年10月21日日軍進入臺南城,號稱全臺底定,臺灣民主國也隨之畫下句點。緊接著,象徵戰利品的藍地黃虎旗被運到日本,藏於日本皇宮的「振天府」。

    1908年5月24日依據臺灣總督府第83號訓令設立的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博物館,在宮內省允許下,委請日籍畫家高橋雲亭到皇宮,依照原件尺寸,長3.1公尺,寬2.6公尺臨摹複製一幅,交由博物館收藏,成為臺博館成立之初最早的典藏品之一。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臺灣民主國的藍地黃虎旗至少有三幅,一幅懸掛在臺北城裡的巡撫衙門,一幅則掛在基隆砲臺,一幅送到淡水海關。 而1895年落入日軍手中成為戰利品,又於1908年依原件臨摹的那幅藍地黃虎旗,根據歷史記載報導,應該是懸掛在基隆砲臺的那一幅。而送到淡水海關那幅,當時並沒有掛出來,後來被稅務司馬士(H.B. Morse)帶走,晚年時仍留在身邊。而懸掛在巡撫衙門的那幅則是下落不明。




99年臺博館黃虎手札

    臺博館收藏的1908年摹本,於1953年又請畫家林玉山先生再臨摹兩幅較小的版本,故目前博物館收藏的摹本共有三幅。有不少民眾在觀看大廳的黃虎旗數位典藏輸出版時,總是會詢問為何右下角會有一大塊缺損?根據1908年黃虎旗摹本完成送回博物館的報導中指出,奉命臨摹的日籍畫家高橋雲亭在依原旗複製時,費了好大的功夫,不論是顏料、材質、筆觸均力求與原旗無異,就連原旗破損的地方,都仿得一模一樣。這個記錄說明了,1895年6月懸掛於基隆砲臺的黃虎旗在落入日軍手中時,右下角就已經是有缺損的情形,而且有可能是因為當時的戰事造成的,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原貌。





   也許,也有人會提問,為何臺灣民主國的國旗要使用「藍地黃虎」呢?部份學者認為,藍地黃虎旗是相對於清廷的「黃地藍龍」國旗,既有所區別,又因龍虎相對而無僭越的問題,所以黃虎旗的使用在其背景是有深遠意義的。而黃虎旗也不是臺灣民主國成立時的原創,早在1884-1885年間的清法戰爭,浙江寧波三江口清軍水師即以黃虎旗作為水師令旗,所以有可能臺灣民主國藍地黃黃虎旗的構想,是源自水師令旗。



臺博館特製黃虎香包

   黃虎旗既是臺博館鎮館之寶,而今年又適逢虎年,年初臺博館曾舉辦「虎報平安特展」,過年期間還辦理相關活動,使大眾對虎年傳統有所認識。每年端午節還以黃虎旗圖案,辦理「虎虎生風做香包」活動,讓小朋友明瞭端午節習俗 ,又可以自行DIY獨一無二的香包
99年臺博館春節黃虎版畫春聯
網站:黃虎旗的故事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11月將現身臺博館



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
(出處:臺博館)
  越王勾踐劍暨楚國文物將於99/11/19(五)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展出,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磨一劍終於消滅吳國,復越國,成為南方霸主,地處中國南方的楚越文化,展現與北方截然不同的文化風貌,11月19日邀請你來臺博館一起看看「劍舞楚天─越王勾踐劍暨楚國出土文物特展」。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臺博館將在十一月舉辦「劍舞楚天─越王勾踐劍暨楚國出土文物特展」,展品涵蓋青銅禮器、陪葬漆木器、玉器、樂器、兵器與車馬器等,號稱是台灣近年最齊全而完整的楚國文物特展。


    湖北是楚國的故地,湖北省博物館素以收藏豐富的楚文物聞名。尤以越王勾踐劍,以及名列二○○三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戰國時代楚國古墓九連墩出土文物,最能具體而微展現戰國時代楚國文化的輝煌燦爛。

    一九六五年,湖北省因水利工程而發掘位於江陵紀南城(楚國古都,今荊州市附近)的望山一號楚墓,出土豐富文物。墓主人為楚國大夫召固,他是楚悼王的後裔,下葬年代約為戰國中期,最著名的出土文物是「越王勾踐劍」。

   臺博館研究人員吳佰祿指出,有「天下第一劍」之稱的越王勾踐劍的劍身滿布菱形暗紋,劍格鑲有藍色琉璃和綠松石。劍上刻有二行八字鳥篆銘文:「越王鳩淺自作用劍」。經考證,「鳩淺」即勾踐,此劍之所以出現於楚墓中,可能是越國王族的陪嫁品,或是落入楚國的戰利品。

   二○○二年,湖北省因開挖高速公路,發掘出九連墩古墓群,這是大陸已發掘的楚墓中保存最完好的,且是湖北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夫妻墓,兩座墓葬為戰國中晚期楚國大夫的夫妻異穴合葬墓,出土大量陪葬文物及壯觀的陪葬車馬坑。其中尤以青銅器及陪葬漆木器等與禮制有關的文物,最能凸顯楚國風采。

最新留言

追蹤者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