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冷血背後的心路歷程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謝季帆

兩棲爬蟲展入口


         沿著古典歐式階梯長廊、順著地板匍匐動物剪影,來到位於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地下一樓的「兩棲爬蟲動物-適應與保育特展」。在綠色光源的照射之下,整個展場顯得十分具科技感且有大自然探索的氣氛,讓人迫不及待地想進去一探究竟。展場布置並非是一般令人感到枯燥乏味的傳統設計;其裝潢相當新穎。由一塊塊龜殼狀的小知識看板拼湊而成的圓弧型的牆面上,其殼與殼的間隙露出了藍色螢光,使得展場內有如科幻電影的高科技實驗室裝置般,呼應了展內以各種多媒體作為傳達訊息媒介的特色。兩棲爬蟲動物特展以多個連貫性的主題,帶領大家了解兩棲爬蟲動物從古到今的演變歷史、在不同環境下的棲息特色、未來所面臨的挑戰等,可說是詳細記載了兩棲爬蟲家族一路,不管是爬或游或跳,所過來的辛苦歷程。
龜殼狀說明版
充滿大自然探索的氣氛









      

         首先接觸到的主題是以生物力學的角度,探討兩棲爬蟲適應水陸環境差異的方式。利用手動模型及數位媒體互動,小朋友們可以藉著實際操作,觀察兩棲爬蟲的活動機制。另外在展場內格外引人注目的是一大「幅」非洲岩蟒蛇皮,其巨型的身軀攤開來相當壯觀。由岩蟒蛇皮的花紋與攤開之後所產生的波浪狀,可以想像置身於撒哈拉沙漠南部熱帶草原區中的岩蟒,融入因腐植質而呈茶色的沼澤旁,等待襲擊的最佳時機。展覽中也有其他各種爬蟲的外觀構造,如蛇鱗、龜殼等,供大家觸摸體驗及觀察。
         

        展覽內不外乎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兩棲爬蟲標本,例如凱門鱷與網紋蟒。看了展覽才發現原來眼鏡凱門鱷是由於其兩眼間上有一條明顯隆起的橫槓,有如眼鏡的鼻梁架,所以才得其名。原自於東南亞地區的網紋蟒是世界上最大的蛇類,牠的標本頗具震撼性,有如驚悚怪物電影的巨型擬真電影宣傳道具。
網紋蟒標本
凱門鱷標本

         















除了來自國外、不會動的標本外,更特別的是展覽所介紹的在台灣出沒的兩棲爬蟲類竟是活生生地在展示水族箱裡,讓大家可以仔細觀察其活動形態。


黑唇青斑海蛇

          自古以來的古籍文獻對於兩棲爬蟲亦有著墨,但是當時物種的分類上並非與現代相同;爾雅將蛇與蜥蜴編列於釋魚的類別,而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將爬蟲類歸類到蟲部。本草綱目中的動物繪製的很生動且詳細,如各個蛇類的花紋皆有所差異。另外令我感到有趣的是其他雖非爬蟲類,但當時被編列在一起的生物,如河豚、生蠔等,其插圖像極了卡通人物。蟾蜍的圖也很十分傳神。至於西方的分類學者林奈則是以拉丁文描述各類爬蟲的特徵。


本草綱目中的生動繪圖
李時珍眼中的河豚
         
        兩棲爬蟲特展在每個星期六、日皆有三個場次的觸摸活動體驗。此活動十分受到大家的歡迎,是展覽裡最熱門的項目。活動體驗中玉米蛇、球蟒,與守宮皆會跟大朋友和小朋友做零距離的接觸。除了觸摸以外,亦可小心地拿起來與之拍照。藉由此活動,除了可以讓大小朋友們體驗爬蟲類的觸感,亦可在大哥哥與大姐姐的解說之下了解爬蟲類的特性以及如何愛護牠們。



Touch me 觸摸體驗活動

小守宮正在觀察小朋友與大朋友們與玉米蛇的互動喔!



      臺灣兩棲爬蟲保育及外來種的入侵也是展覽中想傳遞的訊息。展內所設置的精緻看板清楚的標示該外來種未來可能會進入的區域,例如是否有往北走的趨勢等,以及牠們如何影響本土特有物種的生存。此外,展覽中也宣導不捕捉、飼養、虐待野生動物,以及不去減少週遭蛇類的數量,因為有了牠們幫忙捕鼠可使漢他病毒的傳染率降低。

    

         寓教於樂的「兩棲爬蟲動物-適應與保育特展」展期至1月9日,對於兩棲爬蟲類的傳奇故事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來參觀這個別具特色的展覽,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喜愛臺博部落格,歡迎您與我們分享。

最新留言

追蹤者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