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臺灣古地圖之最-康熙臺灣輿圖

  國立臺灣博物館資深說明員  陳信鈞


臺博館收藏之康熙臺灣輿圖

臺博館典藏的「康熙臺灣輿圖」,原名「臺灣番社圖」,是目前所知道最早的一幅臺灣全島地圖,全圖絹本設色,橫長536公分縱寬66公分,同時也可能是中文臺灣古地圖裡被翻印次數最多,流傳最廣泛的地圖。有關康熙臺灣輿圖的創作年代,有說是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於1722年(康熙61年)命人繪製,獻給朝廷。但是從日治時期至今,經過許多學者考據發現,地圖裡所描繪的內容年代無疑都早於黃叔璥來臺的時間。例如,1704年(康熙43年)清朝將諸羅縣治由目加溜灣(今臺南安定、善化一帶)遷到嘉義。但是,地圖上所繪的諸羅縣治的位置,卻在目加溜灣。由此表示,這幅地圖應是在縣治遷移之前所繪,也就是在1704年(康熙43年)前就已經繪製完成,至少不可能是黃叔璥1722年(康熙61年)來臺灣時命人繪製的地圖。經過多年來許多學者的討論,目前學界已大致同意,康熙臺灣輿圖原圖的年代應可訂在1699-1704年之間(康熙38-43年)。

這幅圖的繪製手法是以中國傳統山水技法呈現,內容則以寫實手法描繪呈現出17、18世紀更迭之時,臺灣西部由北到南的山川地形、行政兵備部署、道路與城鄉生活、原住民與漢人的生活方式型態的不同,可以是當時臺灣社會文化生活和清初對臺灣地理知識的縮影,兼具地理圖、兵備圖、風俗圖的特性。全圖筆法細膩,色彩精美,而有臺灣古地圖之最的美稱,亦被公認是國立臺灣博物館最重要的「鎮館之寶」。

至於這幅圖繪製作者為何許人也?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知道答案,中國古代地圖的繪製,除了極少數著名的地圖繪製作者有落款外,大多數是沒有記載繪畫者的名字;而且向來中國傳繪製地圖的畫工地位都不高,不論史料文獻或地圖都沒記載繪製作者的習慣,只能推測繪製這幅圖的作者可能是清朝宮廷裡的某位畫工。

康熙臺灣輿圖是本館接收自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藏品之一。清朝因為政治或軍事目的所繪製的彩繪巨幅臺灣全圖大多收藏在宮廷內府,為什麼「康熙臺灣輿圖」會在當時成為日本人的收藏?目前所知一個較可靠的說法是,原本這幅圖並非臺灣本地收藏,而是因為1900年(光緒26年;明治33年)義和團之亂時,從北京的「內府」流出宮外,由臺灣新竹鄭家的一位「番頭」(即:掌櫃、家長)帶到臺灣總督府給「相關人士」看,臺灣總督府於是在1902年(明治35年)購入,之後就在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歷史部展示室中陳列,典藏至今。

康熙臺灣輿圖至少有4種或4種以上版本,其中國立臺灣博物館接收自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就有三個版本,其中之一可能是「原圖」,另外兩個版本則應該是在日治時期(或1930年後)依原圖所臨摹的第一、第二摹本。從日治時期開始,來面上所見的複製和臨摹版本均是根據原圖第一摹本(1930年臨摹版)再製。但是原圖和第一摹本因為年代久遠,所以畫面有破損剝落的情形產生,於2003-2004(民國92-94年)年進文物修護,而得以保存並呈現臺灣早期的鄉土風情。在修護的過程中,原本以為原圖裡南部的南北大路,因為地圖的破損而消失,想不到卻在修護畫心時,無意間意外發現以為已經消失了的南部南北大路的線條痕跡。

在這張地圖裡,所呈現的臺灣是橫向的呈現方式,和我們現在熟悉的南北縱向有很大的不同。從另一個角度看臺灣,其實是很有趣的。然而,我們曉得在歷史上的記載,臺灣在康熙時期納入清朝版圖。但是,從這張地圖上看到的臺灣,卻只看見中央山脈以西的部份,而東部的宜蘭、花蓮、臺東和恆春半島則是不在版圖之中。這個原因是當時在清朝的認知裡,東部和恆春半島,均是我們現在所知的原住民(在清朝時稱為番人)的分佈區域,而清廷認為這些地方只有番人而沒有漢人的存在,同時認為原住民是「化外之民」,所以在認知上覺得只有原住民分佈的這些區域,因為沒有漢人存在,而不將其納入清朝版圖範圖。也因為如此,讓當時許多海上列強對臺灣有著高度興趣,從貿易的角度而言。話說回來,其實在當時東部和恆春半島是有一些漢人的。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分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個區域來看,其中房屋最多,最密集的就是南部地區,也就是現今臺南一帶,也印證了早期「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發展,「府」指的就是臺南府城。從地圖裡還可以看到媽祖廟和城隍廟,在臺灣本島和隔著臺江內海的小島上有著紅毛樓和紅毛城,即是荷蘭時期的普羅民遮城和熱蘭遮城,也就是如今我們熟悉的赤崁樓和安平古堡。面積廣大的臺江內海,則可以看到有牛車和戎克船在裡面行駛,負責載運從臺灣海峽而來的人和貨物。臺江內海即是現今的臺南市安平、四草和臺南縣七股一帶,而地圖上的鯤鯓,從一到七,則表示狀似鯨豚的小沙丘,如今,臺南還有「鯤鯓」這個地名。

北部地圖我們可以看到清楚標示著「淡水港」,即現在的淡水河口,淡水城就是現在淡水一帶,干豆門指的是現今的關渡,如果有機會聽到關渡的河洛話發音,會發現其實是以「干豆」的古地名來唸的喔。相對於南部地圖,北部的房子就少了很多。

由於康熙臺灣輿圖是呈現臺灣明清以來的傳統海防圖和行政區域,所以在這個地圖可以看到不少「紅線」,這些紅線代表陸路營兵和水師的防線,也是劃分兩者的管轄範圍,主要分為臺灣鎮和臺廈道 、臺灣水師、北路營與南路營、澎湖水師這幾個來管理。

除了紅線外,在地圖上可以見到一條虛線北起八里分社,南至沙馬崎頭,此虛線是當時人和牛車行走的縱貫南北的道路,1697年(康熙36年)郁永河來臺灣採硫,便是依循此路從府城到淡水。郁永河來臺灣採硫的過程,後來寫成《稗海記遊》,書記詳細記載他從府城到淡水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對於清初臺灣時的自然人文景觀有很清晰的描述,同時也觀察到不論男女,出遠門一律以牛車代步,也用來載運物品。由南到北在地圖上隨處可見的牛車,也證明了被原住民和漢人廣泛的使用。而這條南北大路,是臺灣最早的一條道路,也是後來臺一線省道(俗稱縱貫線)的前身。

在地圖上,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圖案或符號,均是有代表意義。例如,以茅草搭建屋頂的房子,表示是原住民居住的房子,而磚瓦搭建的則代表漢人居住的房子。在當時,一個房子表示此地約住有500人,所以可以從房子的數量大約算出有多少人住在當地。地圖上有一個個四方形的圖案,有土黃色和綠色,綠色的有秧苗的圖案,表示是漢人的水田,土黃色代表是原住民的旱田。初期漢人不多,大多分佈在沿海一帶,土地大多是原住民所有。還有原住民拿著弓箭或手持鏢鎗,帶著獵犬在打獵,目標是野兔或鹿,甚至在地圖上還呈現出原住民的獵場。從地圖上人們的穿著,也可以分辨是漢人或原住民,漢人在上半身均有著衣棠,而原住民則是裸露上半身,此外,在某些原住民男性的臉部,還可以看到耳飾。

仔細探究康熙臺灣輿圖,其實從中獲得無窮樂趣,尤其想像當初康熙皇帝憑著這幅地圖,要瞭解臺灣種種軍事和風俗民情就更顯得難能可貴。尤其是日治時期所臨摹的兩個版本,因為繪製的時代不同,也呈現了當時畫師在臨摹時加上了一些新的東西,反而現在看地圖時可以瞭解臺灣環境、人文風俗上的轉變。拜現今科技之賜,康熙臺灣輿圖不只是可以看原圖或臨摹的圖。還可以透過數位地圖達到古今對照的目的,讓人們瞭解地圖上的古地名,究竟是現今臺灣何處。若想進一步瞭解臺博館典藏的「康熙臺灣輿圖」,可以透過先前2005年製作的「地圖臺灣特展網站」去一探究竟,或是參考臺博館藏品修護計畫所出版的《康熙臺灣輿圖歷史調查研究報告》和《康熙臺灣輿圖修復報告》,做更深入的閱讀。




 

 
康熙臺灣輿圖局部北部地區(臨摹二版)





康熙臺灣輿圖局部中部地區(臨摹二版)


康熙臺灣輿圖局部南部地區(臨摹二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喜愛臺博部落格,歡迎您與我們分享。

最新留言

追蹤者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