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2013台北地球日藝術裝置.「Change The World」

2013台北地球日藝術裝置

「Change The World」 

台北地球日裝置藝術「Change The World」

      創作,是一種說話的方式。而我始終關注於生命。


And I can change the world. I will be the sunlight in your universe.
You would think my love was really something good.
Baby if I could change the world……”

                                                         Eric Clapton

                    
                                  藝術家  許廷瑞


創作是一種提出解答的方式,而總有個問題在創作中不斷出現。「如果能夠改變世界,該怎麼做?」在創作的過程我不斷提問。音樂,在創作的過程中如骨骼,架構著關於生活的模樣。

Change The World」,想要傳達一種很單純的概念,希望將作品成為一個溝通自然與人類生存的媒介,將作品的本質「改變」,放置到社會的價值體系之中,「消費」形成了現今的資本社會,人類在食物鏈上,取走可利用的部分,一層層的將能源,製作成物件,最後留下廢料,形成下一個循環成了破壞。

「Change The World」裝置中

生命短暫,環境自古以來則在,對於環境人類只是過客,但卻為了符合人類所需,改造了「自然」,只取走所需,中止循環,本件作品原作取材於工業廢料,在製程工業鐵件的過程中,在消費選擇上,某部分成為「廢物」,但那是對社會的價值,對於環境則仍是可利用的,於是回歸到食物鏈的本質「植物」
食物鏈的本質:植物
一棵樹,如社會的縮影,扎根於土地萌發出枝椏,生命立基於人自然,而後成為現今的社會,但現今的社會卻是不斷的破壞、取代與淘汰。生態的循環,如樹木轉化了自然資源成為能量,透過創作我們將想說的語言化成視覺形象呈現,卻無法將語言傳遞給更多的人。

在社會的消費機制中,利用有價值的貨幣換取物件,但是自然環境是無價的,於是將此機制抽離,每件作品仍然有價格,但是這些價格以「樹木數量」(註)標記,將作品的「價值」成為實體的樹木,藉以改變我們的生活,也由抽象的創作理念實質化,成為一種可以改變世界的力量,成為一種新的生命循環,也藉此反思物質與自然的對應關係。


展出日期:2013/4/13、14
展出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廣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喜愛臺博部落格,歡迎您與我們分享。

最新留言

追蹤者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