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2011打造綠色夢想社區工作坊 帶著夢想起飛了!

 
王顗琳(國立臺灣博物館 實習生)


    領著製作精美的學員手冊與名牌,早上八點多土銀展示館猶如社區嘉年華般湧進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社區代表,他們的臉上或存著舟車勞頓的疲憊,但攜帶著社區居民的期望與祝福,這也是一路上支持他們實現夢想的最大力量。


    本次工作坊精心為學員們打造在面對社區營造時可以學以致用的知能,希望學員能藉由兩天的學習累積,從中汲取更多的繆思回饋於社區。一開場的<認識新夥伴活動>,便成功打開社營員們的心扉,利用逗趣可愛的饅頭人海報,讓彼此瞭解各社區的現況與問題,一張張被學員貼上的黃色便條紙彷彿被施了魔法一樣,串起社區與社區、個人與個人的連結;便條紙上寫著各代表社區的發展特色,當學員們彼此熱絡介紹至本身社區所面臨的挑戰與困境時,如:社區管理人力不足、社區居民共識的凝聚,可以看到每個社區除了擁有獨一無二的特色外,還有在運作中所面臨的問題,彼此間遂有種惺惺相惜之情,很成功地建立起與其他社區互動的橋樑。

學員們互相分享社區的酸甜苦辣

黃色便利貼的魔法,一一串連起社區的每一位份子

    接著便進入正式課程,中華經濟研究院李永展研究員以勾勒夢想生活藍圖:社區永續發展」為題,展開活動序幕,期許學員們能使社區空間環境與生態環境相互結合與自然萬物相互共處,使下一代體會自然萬物之美妙與自然力量。而臺師大環境教育所張子超老師則提醒永續教育的理念,社區營造時莫忘引導新世代不只關切侷限在自然生態保育、人文社會與自然環境的互動,甚至是社會正義與環境正義等議題也是永續發展的核心。

李永展老師談笑風生

學員們各個專注傾聽

    除了理論上的認知並搭配成功的社區案例,使學員產生具體可行的想法與執行力。在九二一地震後便進入桃米社區的新故鄉文化基金會,擔任外力協助的角色,透過外界專業資源的引進,讓桃米村的居民瞭解社區珍貴的生態資源與發展性,成功打造出桃米社區「將青蛙變老闆」的生態村奇蹟。而臺南縣的區溪社區金士奐女士,則屬於由當地居民自身發起社區營造成功案例,和大多數的學員參與社區營造的背景十分類似,以故事性情節方式將區溪社區的點點滴滴進行活潑且意味深長的分享。蘭嶼鄉公所黃正德秘書代表著著另一種社區營造模式,他們是當地鄉公所當頭帶領著,以找回人與土地間的關係為願景,在蘭嶼島上為雅美族(達悟族)傳統文化、為生態保育所努力著。三個個案,三種不同社區營造員的角色與模式,但他們所想、所做、所期望的,都是為了這塊珍貴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們,相信在場的每一位都能感同身受。
                                     金士奐女士、顏新珠女士、黃正德秘書對社區的熱情深深感動在場每一位學員
  
    第一天活動的壓軸是各社區綠色行動方案計畫簡報及評選,這次評選委員特別邀請致力於社區營造與生態環境教育的諸位專家:真理大學自然資源應用學系許毅璿老師、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張珩老師、行政院環保署吳鈴筑視察、觀樹教育基金會王昭湄主任擔任社區評選評審工作,在短短六分鐘的時間中,各社區代表無不卯足全力地説明他們的理想,社區代表的熱忱與對於社區的愛,每位學員及老師均感受到這股熱忱,使得評審老師們煞費心思。參加這次評選的社區來自全台各地,其中又以東台灣參與社區居多數。每一個社區懷抱各自的夢想,例如:新北市鸚哥文化夢想協會以再利用廢棄彩瓷裝飾工廠、興造麵包窯,用窯燒在地特色傳承社區的文化;來自宜蘭的八色鳥森林行動團隊以真摯感人的影片訴說著他們想找回最初的感動;還有一開始即以熱情的歌聲吸引大伙注目的台東縣永安社區以我們都是一家人為題,好多熱血的社區營造願景;鹿寮客棧平台的興建、活化武陵綠色隧道等。在這個空間,我們看到好多好多社區營造的夢想正準備起飛。     
  
精彩的計劃書簡報與評選

    第二天,由另一群實戰經驗豐富的講師群登場,培力學員在社區營造現場需要的軟實力,由劉冠妙老師主講的<環境方案規劃實務>介紹教學理論與各式教育法,以供學員們規劃符合社區需求的環境教育方案;而講話趣味橫生的許毅璿老師則傳授給學員在參與社區營造過程中無可避免的溝通技巧與執行策略,藉由案例的分析,用行動改變社區的未來!諸多紀錄片的製作人及導演柯金源老師便是藉由分享其這些年所關注的議題與作品,傳遞出用鏡頭說故事的渲染力是多麼震撼。在會後常可見學員們主動和老師分享在社區營造過程中所曾遭遇過的問題與盲點,看到學員們如此認真的和老師討論,工作人員站在一旁不免為這群認真的學員掌聲鼓勵,讓我們感受到這些課程活動的安排和學員們能夠產生共鳴。

    為使知行合一,館方選擇以分組活動的方式實行上午所學的理論知識,將兩天所學搖身一變化作具體可行的方案。下午的課程活動將學員們分為環境方案規劃組、參與式溝通組、影像紀錄組之實務演練,分別由劉冠妙老師、王昭湄老師、李芝瑩老師所帶領。撰寫方案及方案的規劃是社區營造中必經的過程,如何將方案的規劃化繁為簡、找出社區核心願景、討論出具體可行的方案等,這些都是身經百戰的學員們曾經有過的經歷和困擾,從小組討論、互相腦力激盪的過程,學員們決定以高雄寶來社區為例,在斗大的海報紙上,僅用四十分鐘的時間,便擬稿出具方向性的方案規劃。在土銀展示館鯨豚平台進行活動的參與式溝通組,由互不相識的學員間經過隨機分組,選定共同目標、擬訂共同願景、學會「小題大作」,組員間透過彼此的社區經驗分享在找尋共同願景,也讓學員體認到溝通的困難及其必要性。而影像紀錄組利用前一天分享過的桃米社區、曲溪社區為例,以簡易的分鏡表,搭配圖片與文字介紹,清楚勾勒出影片拍攝的重點與概要,社區的紀錄脈絡遂油然而生。大家的熱情投入,成就一個精彩的成果發表,分享的學員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推銷各組個案的特色,聽者與講者皆樂在其中。

熱絡的分組討論進行中

    經過這兩天的研習活動,我從旁協助學員處理繁雜瑣事,抑或休息時的閒聊與紀錄觀察等,讓我感受到有一群愛作夢的大孩子們,正努力地在實現他們的夢想。最後恭禧臺東縣鹿野鄉永安社區發展協會、高雄縣六龜鄉寶來重建會、苗栗縣大山社區發展協會、屏東縣霧台鄉愛鄉發展協會等,獲得文建會八萬元的計畫執行經費,916的執行成果發表,期待大家再相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喜愛臺博部落格,歡迎您與我們分享。

最新留言

追蹤者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