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自然探索趣】天然保麗龍和造紙原料-蓪草

【自然探索趣】

天然保麗龍和造紙原料-蓪草 

文/國立臺灣博物館說明員 陳信鈞 
圖/陳信鈞 林士傑 

許多看了臺博館「勇士再現:賽德克.巴萊典藏展」的民眾,對於展櫃裡的「馘首守護標記」和「馘首成功標記」上面一串串的蓪草髓心感到好奇,有的人還以為是切成一塊塊的骨頭。當知道是「蓪草」時,卻對它不太瞭解。其實蓪草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通脫木」,也許有人對這個名字較熟悉。
馘首守護標記和馘首成功標記上,切成一段段的蓪草髓心。


看過蓪草植物活體,會對它的葉片印象深刻,它的葉片很大。只是蓪草植株還沒長大時,葉子也是小小的,但是葉面的摺痕很明顯,很立體。直到植株逐漸長大,葉片也隨之成長變大,葉片的摺痕也隨之逐漸平面化。然而,它的莖卻細細長長的,完全不成比例。蓪草是個喜歡潮濕的植物,以臺灣東北角來說,是最適合它生長的環境。它在臺灣分佈的生長環境,在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地帶。
戶外觀察的蓪草活體植株。
蓪草的葉片非常巨大顯眼。
蓪草的莖很細,與寬大的葉不成比例。
蓪草在臺灣被採集的記錄,最早是1857年由英國的Fortune採集。根據Fortune記載,蓪草在清朝已經著名的經濟植物,在臺灣數量不少,與稻米、樟腦在當時是重要的輸出品。在當時,蓪草的經濟價值在於它是用於造紙的原料。
新生蓪草植株葉片小,葉面的摺痕明顯。
摺痕已平面化的蓪草葉。
葉片在長大的過程摺痕逐漸變得不明顯。
取蓪草作為造紙的原料,主要是取其莖,在以外力除去外皮後,取得內部的髓心做為製造的原料。除了可以造紙外,早期也是帽子內裡的原料,保麗龍還沒被製造出來以前,蓪草的髓心也是早年學童在美勞課上很重要的材料,又白又輕的質地簡直就像保麗龍,只是蓪草的髓心是天然的,而保麗龍是人造物。在保麗龍問世後,大量生產的保麗龍很快的就取代了蓪草經濟價值。下回有機會在野外活動時,記得張大眼睛注意,說不定蓪草就在你身邊。
染色的蓪草髓心,保麗龍問世前是重要的美勞材料。




「勇者再現:賽德克巴萊文物典藏展」 Land of the Brave-Legacy of Sediq Bale
展覽日期:100/09/06-100/10/30
展覽地點:國立台灣博物館大廳(台北市襄陽路2號,228公園內)
展覽時間:10:00-17:00(周一休館)
展覽票價:全票:20元/半票:10元(一票可參觀兩館展覽)
服務電話:02-23822566(本館服務台)


活動報報: 10/2(日)下午2:00賽德克.巴萊典藏展系列講座:賽德克男人的生命歷程
其他場次講座,歡迎至臺博官網瀏覽。

2 則留言:

  1. 謝謝您的介紹, 下周我會過去參觀. 補充一點. 蓪草心旋削出來的紙還可以來造花. 因為蓪草紙的表面摸起來就如同真的花瓣一樣有絨毛的感覺.早在秦始皇時代就已經開始利用. 被譽為最佳的造花材料. 但目前已將近失傳. 我們正在研究. 相關資料跟作品可以到綠知行部落格瀏覽http://tw.myblog.yahoo.com/realize-jerry/. 歡迎各位參考並提供寶貴意見.

    回覆刪除
  2. 歡迎Jerry來看展哦!
    原來蓪草的髓心還可以做為造花材料,
    還是很古老的技藝,感謝您與臺博的朋友們分享哦!

    回覆刪除

謝謝您喜愛臺博部落格,歡迎您與我們分享。

最新留言

追蹤者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