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盛菊/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
歐陽盛芝/國立臺灣博物館
科學家發現豬籠草捕蟲籠唇部的液體竟能克服地心引力,可沿著單一方向從低處往高處快速流動,現已成功揭露水分定向連續運輸原理和機制,研發出能使液體無動力單向流動的仿生豬籠草人造薄膜,可不費力地讓水倒流,經測試這款具親水性表面薄膜的液體運輸速度6秒鐘可倒流上升約3公分距離。這項研究成果可應用於設計新型定向流體運輸系統,目前相關技術合作團隊已申請專利,將建立產業化基地。
仿生豬籠草人造薄膜無須動力就能讓水快速倒流,將可用於新型定向流體運輸系統,並擴及其他領域應用(繪製者:王美乃)。 |
翼狀豬籠草(Nepenthes alata)為菲律賓特有種,因人工栽培容易,包括臺灣在內的各國均曾廣泛栽植(圖片來源:歐陽盛芝)。 |
他們深入探討豬籠草唇部的微觀結構特徵和液體移動機制,發現聚集於唇部內緣的微水滴在幾秒鐘內即可運輸到外緣,但外緣的微水滴卻不能向內緣移動。測試含藍色墨水的水分擴散過程得知,水會固定在微腔內側端的尖銳邊緣,形成水針(water pinning),造成負壓鎖住液體,並防止水從唇部外緣向內緣運送。因此水會先沿著微腔的楔形角擴散,利用毛細現象(即液體在細管狀物體內側,因內聚力與附著力的差異,會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使水面不斷升高,然後把空氣排除、並充滿微腔,最後留在微腔前方。而且一個微腔還沒有完全填滿水時,就會開始填充重疊的相鄰微腔,透過不斷重覆灌滿有梯度差的微腔,將水一級一級往上搬運,就能完全不耗費能量,從內緣運輸到外緣,完成水的連續定向運輸。若楔形角的角度越小,單向搬運的速度就越快。
研究團隊根據豬籠草捕蟲籠唇部表面的微結構和液體運輸機制,進行數學分析和建立理論模型,採用複製模製法,以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簡稱PDMS)成功製造出仿生人造豬籠草唇部表面薄膜。測試發現僅親水性的PDMS表面才能實現液體定向運輸功能,且微水滴在親水性表面的接觸角臨界值要小於65°(以往認為疏水性和親水性間的臨界值為90°)。當這款人造薄膜表面的親水性越高,水的傳輸速度越快,最快速度可達每秒78±12公釐,且性能越持久,呈現無須動力就能定向連續運輸水分由低處往高處流的現象。藉由本研究理論計算模型,以及相關科技和材料科學的進步,未來還可因應不同需求調整仿生人造薄膜表面的材質和結構,擴大應用層面。
(以上新聞編譯自2016年4月7日發行之Nature期刊)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向大自然借鏡:生物行為的科學解密」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歐陽盛芝/國立臺灣博物館
審校:歐陽盛芝/國立臺灣博物館
日期:2016/12/29
本單元學術名稱:生物醫農>動物學
標籤:水能倒流的仿生豬籠草人造薄膜
資料來源:
Chen, H. W., P. F. Zhang, L. W. Zhang, H. L. Liu, Y. Jiang, D. Y. Zhang, Z. W. Han, and L. Jiang. 2016. Continuous directional water transport on the peristome surface of Nepenthes alata. Nature, 532(7597): 85-89 (+ 11pp.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延伸學習:
翼狀豬籠草。2016。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BF%BC%E7%8B%
80%E8%B1%AC%E7%B1%A0%E8%8D%89(瀏覽日期:2016/11/15)。
Ren, L. Q. 2016. New advances in biomimetic surface.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59(10): 1619-16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喜愛臺博部落格,歡迎您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