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遇見大未來】人魚的化身~儒艮

【遇見大未來】人魚的化身~儒艮

                                                                                 文/國立臺灣博物館  陳信鈞

遇見大未來特展裡的儒艮剝製標本。

照片中所見,是博物館典藏的儒艮毛皮標本,是採集臺灣近海。海牛目的動物是海洋哺乳類中唯一的草食性動物,在海牛目下有儒艮科和海牛科。儒艮科有儒艮和史特拉海牛。不過史特拉海牛已經在1768年絕種,儒艮則是分布在熱帶與亞熱帶有海草床的淺水區,與人類的活動範圍很接近而且重疊,經常受到人類的獵補與傷害,對於儒艮的存續有極大威脅。儒艮主要分布在東亞與南亞、印度、印尼、澳州北部、非洲東岸與馬達加斯加島西岸之間海域,僅在海水中活動。



博物館所典藏的儒艮標本是1937年3月25日在菲律賓離島附近海面捕獲,經過當時日治時期的館長、館員們的努力,才讓儒艮入藏博物館,後來由當時日籍的哺乳動物專家青木文一郎教授等六人負責解剖,並拍照、記錄,以及對外發表。當時解剖這隻儒艮為雌性,體長238公分,有一胎兒;毛皮與骨骼標本藏於博物館,其內臟和胎兒則藏於臺北帝國大學(今國立臺灣大學)。

海牛目動物很適應水中,有流線形的身體,沒有後肢和背鰭,身上毛髮非常少,前肢呈漿狀方便牠們游泳。儒艮與海牛的體型很像,但是,由牠們的尾部即可分辦兩者的不同,海牛的尾巴寬大呈團漿狀尾,儒艮則是V字型的尾巴。

海牛目的嘴脣很厚,而且可以移動,嘴脣的表面有短毛,可以協助嘴脣抓住海草送到口中。為了消化食物,牠們演化出非常特別的牙齒更換方式,以適應取食大量的纖維食物所造成牙齒的磨損。海牛僅有臼齒,牠更換牙齒的方式是將整列的牙齒從顎的末端,以水平推動的方式,將牙齒向前推,當牙齒被推到最前端時,牙根會被吸收,之後牙齒就脫落了。這種換牙的方式,和象的換牙方式有點類似。儒艮的換牙方式與海牛不同,牠的上、下顎各有三對臼齒和前臼齒,隨著年齡增長,牠的前臼齒和第一對臼齒會脫落,剩下的臼齒則會終生生長。雄性有兩顆大門齒,在青春期時會突出嘴邊,但是嘴巴閉上時,則會被嘴脣蓋住。牠們沒有外耳殼,只有頭部兩側各有一個很小的耳孔,兩個鼻孔位在吻部的頂端,潛水時皮膜會把鼻孔蓋住。雌性有一對乳房,乳頭位在前肢的基部。

牠們的肺很大,其大小長度大約佔他們體長的一半左右。而牠們肺會這麼大,主要是提供他們浮力來源。肺→空氣多→浮;肺→空氣少→沈。他們的橫膈膜,與牠們的背、腹平行,與浮力的調節有關。牠們的骨架非常重,尤其是肋骨,具有如鉛垂般的功能,可以幫助牠們下潛,還可以穩定牠們的身軀,對於鯊魚等天敵的衝撞也有一定的防禦能力。牠們的皮膚很厚,體內也儲存不少脂肪,可以隔絕海水的低溫,但是,牠們脂肪厚度不及鯨脂。

雄性海牛目動物的生殖器隱藏在腹部中段,雌性生殖器位置接近肛門,在尾柄前方。懷孕期約一年以上,一胎僅產一子。海牛目動物體長約1-4公尺,體重約230-900公斤,生存年齡以儒艮來說,目前有紀錄可活到70餘歲,而海牛約是60餘歲。最早的海牛化石距今五仟萬年前的始新世,而儒艮約在新世末期出現,較海牛早。

當然,目前全球的儒艮與海牛因為人類的獵殺與環境的破壞,牠們的族群和數量都在逐漸下降當中。個性非常溫馴的牠們,非常迫切的受到全球的重視與保護。但是,人們卻牠們的構造、行為、生存的環境等仍有許多非常陌生和不瞭解的地方。


【遇見大未來-地球環境變遷特展】
展覽日期:2012/04/03-2012/10/14
展覽地點:臺灣博物館101/102展場(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
展覽時間:10:00-17:00(周二-周日)
服務電話:02-2382-2566(本館服務台)
票價:全票20元/半票10(一票可參觀兩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喜愛臺博部落格,歡迎您與我們分享。

最新留言

追蹤者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