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大未來】地球電影院影展暨導讀----佐賀的超級阿嬤
佐賀超級阿嬤.阿嬤告訴我們何種態度? |
你是否常常整理與丟棄不再使用的東西了?在這個物資取得容易的世代,大量製造、購買和拋棄已是常態。面對二戰後物資缺乏與貧窮的生活,佐賀鄉間樂天知命的阿嬤,如何用她獨特的生活態度與智慧巧思,去面對與化解生活的困境,並同時體現了現代「樂活」的自然簡單生活。
不知道該說幸運還是不幸,我們活在一個物質不曾匱乏的世代,雖說可能貧富不均,但物資的豐富程度絕對高於二次大戰的戰後世代。可是富裕的程度和心靈豐饒及幸福感,卻往往不是以正比成長。近年來除了自殺率升高與幸福感降低的現象外,尚有奇異的「炫富」現象,這些光怪陸離的現象背後,是否都暗示了比前代生活環境優渥的我們,在日常生活所面對的問題與挑戰也相異於前代。而如何在忙碌與複雜中反璞歸真,找到自我安身立命之道?觀賞完這部「佐賀的超級阿嬤」,相信你會對「生活」有一番不同的思維,重新去檢視與調整生活態度,體悟出不同的人生況味。
故事的背景在二次戰後,主人翁昭廣與母親及哥哥三人生活在廣島,父親在出生前因罹患原暴症辭世,母親靠開設居酒屋獨立撫養兩個孩子,生活過的相當艱苦。昭廣年幼時相當依賴母親,但母親卻因為工作而無法時常陪伴照顧她,因此昭廣的母親痛下分離的決定,讓昭廣跟著阿姨回到佐賀鄉下投靠外婆。一開始昭廣無法接受與外婆一起生活,還因思念母親而企圖沿著鐵軌走回廣島。但隨著與外婆的相處與悉心教育下,昭廣逐漸適應了佐賀的生活。雖然外婆家更加的貧窮,但在外婆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與充滿妙招的生活創意下,讓貧窮清苦的日子充滿歡笑與樂趣,豐富了昭廣的心靈,也讓他成長為懂得感恩、體貼且樂觀開朗的人。
導演吳念真曾以義大利的「單車失竊記」與本片做一個簡單的對比,認為同樣是面對戰後景氣的蕭條與貧窮,不同的面對態度而產生了不同的故事。同樣都是貧窮,佐賀阿嬤從不曾抱怨與沮喪失意,而是樂觀的接受了貧窮,並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種種。正因為貧窮,所以物盡其用;正因為貧窮,所以敬天惜物;正因為貧窮,所以更要樂觀向上。不管是佐賀阿嬤撿拾河川的漂流物,或是走路時蒐集廢棄金屬,都體現了現代所說的「樂活」精神-健康且自給自足,同時展現竭盡所能利用「物」而達到不浪費的儉約精神。這也讓我們去反思自身的生活,正因為工業發達社會進步,各式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講求效率,但也造成消費者不斷汰舊換新的風氣,而未去思考是否真的「需要」,以及淘汰的產品是否真的「不需要」。而這些被市場淘汰但還堪使用的「物」,也很可能造成廢棄物的問題。是否我們應該停下腳步思考,消費購買是否是「需要」還是一種「浪費」?你所丟棄的是「廢棄物」還是「可利用物」?
阿嬤教導昭廣即使是人家因瑕疵丟棄的蔬果,只要不是壞掉都還是可以食用的,撿拾完還可以保持河川的清潔 |
如果我們再把視野放大一點,也可以把阿嬤精神推廣到環境問題上。如果人類在繼續過度使用地球資源,不想辦法節約與愛惜環境,那麼有一天地球資源也會「匱乏」而讓人類體驗到「資源的貧窮」。那我們是否又要到那個時候,才去發揮佐賀阿嬤的精神?
人類在地球資源上是否過度開發使用?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那麼多的土地、礦產、林產?是否需要負擔大量工業所造成的污染與成本?人類的欲望是否對地球資源造成過度的消耗與浪費?這些問題都是在觀影後,可以去好好思考的問題。唯有改變我們對於生活的態度,才會降這個改變推回到社會形成一股正面的力量。
延伸閱讀
佐賀超級阿嬤原著小說
《佐賀的超級阿嬤》放映訊息:
6/17 (日) 下午2:00~4:30 (下午1:30報到、2:10即不再開放入場)
本活動需全程參與,包含影片放映時間與導讀討論時間
現場報名請於下午1:30直接至臺博土銀展示館3樓視簡報室登記
文\國立臺灣博物館 葉怡芯
圖\取自電影 佐賀超級阿嬤官方網站與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喜愛臺博部落格,歡迎您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