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東方遇上西方 ;當排灣遇上納瓦霍]愛分享成員互動紀錄
教育推廣組 楊宜靜/林俊翰
99年12月13日天氣微寒,早上有些許陽光從樹葉間灑落在臺博彩色玻璃,若影若現的倒影靜靜投射在臺博墨綠色大廳地板上,似乎在等待著什麼,這天本是臺博閉館的禮拜一,原本應是安靜的博物館,臺博館員腳步聲劃破寧靜,倏地大門敞開,臺博人興奮地接待遠從美國來訪的MCCA愛分享計畫成員,這天3位美方研究人員和2名納瓦霍族人(Navajo)終於來到臺灣,這次來臺目的是來參觀排灣族部落並與執行MCCA計畫的國立臺灣博物館成員認識彼此。(當天臺博人員帶著他們參觀國立臺灣博物館和土銀展示館)
愛分享計畫成員 |
經過一日在台北的參訪行程,包含臺灣博物館、臺博館庫房等,第二日即南下前往本次交流計畫的成員居住地-屏東來義鄉排灣族古樓部落,經過幾小時的車程,風塵僕僕抵達屏東來義鄉,古樓村村長也以最熱烈的方式來歡迎著美國賓客。
共飲連杯表示歡迎 |
歡迎會用餐時,雙方討論起兩族的食物有何不同,納瓦霍族(Navajo)在17世紀以前是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為玉米和豆類,同時也會採集野菜作為的食物。17世紀後西班牙人引進羊之後,納瓦霍族就開始過著牧羊生活。所以食物方面與排灣族差不多,但是並無這麼多元化,還是以簡單為主。
當納瓦霍族人喝到排灣族小米酒的同時,成員好奇地請教納瓦霍族人,在部落是否也有類似釀酒或者飲酒風俗,原來納瓦霍(Navajo)族人會釀造玉米酒慶祝特定的典禮,如同排灣族也會釀造小米酒用以慶典,但納瓦霍族(Navajo)也強調日常飲品,一般是以咖啡和茶為主,而且都是自己生產的。
飲食大交流 |
歡迎會結束之後,來到排灣族文化中心聆聽排灣族和納瓦霍族人(Navajo)對介紹自己部落和文化的演講。雙方都有把自己族群的特色呈現出來,排灣族的演講也讓美國賓客印象深刻,著實讓愛分享成員開心。
隔日來到三地門原住民文化園區,園區中裡面展示不同族群的原住民文化服飾舞蹈、建築,包含有賽夏族 、噶瑪蘭族 、布農族 、邵族、卑南族、排灣族族等。園區模擬原住民的部落,試圖呈現出完整的原住民文化,這趟參訪,讓遠從外國賓客不僅看到臺灣排灣族的文化特色,同時也看到臺灣多元豐富的原住民文化。
外賓體驗賽夏族傳統舞蹈 |
在園區中成員體驗代表勇士的刺青,當然體驗的只是紋身貼紙,但是相信這對美國賓客而言,這是很不錯的體驗,雙方雖然有許多相似點,也有許多大不同的地方,像是對於百步蛇,排灣族抱持著尊敬的態度,但是對於納瓦霍族人(Navajo)則不這麼認為,甚至對於蛇有所禁忌。所以其中一名納瓦霍族人(Navajo)的成員對於把百步蛇黏在手背上感到非常的恐懼。
納瓦霍族(Navajo)是屬於母系社會,女性在納瓦霍(Navajo)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納瓦霍族人在藝術方面表現出眾,納瓦霍族女性會編織一種獨特的毛毯,而這種獨特的毛毯會傳達熱情,大地的顏色,獨特的設計來彰顯出納瓦霍族(Navajo)的精神。
無論是臺灣排灣族或美國納瓦霍族都會使用狩獵後的動物獸皮製做成服飾配件,最普遍能在瓦霍族人(Navajo)人民腳上能看到的鹿皮製鞋子。而且納瓦霍族人(Navajo)和排灣族一樣,只有在特定節日時,才會穿著他們傳統服飾參與各類型的典禮或儀式。納瓦霍族人 (Navajo)的傳統服飾顏色類似於大自然的顏色,如天空藍,大地色,白色等等。而這些傳統服飾的裝飾取自於生活與自然,如貝殼,珊瑚,或著玻璃珠加以搭配展現特色。
全球化發展快速的今日,使得文化快速傳遞與交流,如何在全球化之下,保有各地民族的文化與特色,也是當前課題,透過愛分享計畫,不僅是各族之間的交流,更是藉助線上溝通系統做為計畫成員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之平台,同時也提供更多民眾分享及參與文化資產的認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喜愛臺博部落格,歡迎您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