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WHAZ?化石!】神秘古老的活化石-龍宮翁戎螺


WHAZ?化石!】神秘古老的活化石-龍宮翁戎螺

文/臺博館說明員  魏韶箴  圖/郭元興.臺博典藏精選


美麗的龍宮貝,除了漂亮外表,究竟還有什麼令人驚嘆?
      1968年,臺灣漁船在東沙群島附近撈獲龍宮翁戎螺(俗稱龍宮貝),此為臺灣首次發現。1969年又撈獲三枚活體龍宮翁戎螺,由臺灣大學林朝棨教授鑑定後,於本館飼養並展出供觀眾觀賞。為了一睹它的丰采,在龍宮貝存活的36天期間,共有50萬以上的人排隊湧進臺灣博物館參觀,盛況空前,造成當時龍宮翁戎螺的一片熱潮。




 龍宮翁戎螺屬於腹足綱原始腹足目翁戎螺科翁戎螺屬,是翁戎螺中最大型、最美麗的貝殼。它呈圓錐形,殼表有美麗的黃紅色火焰斑紋,造型宏偉優美像座宮殿一般,故俗稱龍宮貝。翁戎螺的殼口有罅裂,龍宮貝的罅裂長度可達殼底周圍之一半,為翁戎螺中罅裂最細長的,殼底的臍孔也最大最深,口蓋也最大。一枚完整龍宮貝的珍稀程度和其身價,都不是一般貝殼可比擬的。即使現在的龍宮貝產地和產量都比以前多,一枚完整的龍宮貝殼仍可賣得新台幣幾十萬,以三四十年前的物價,就能換得一棟透天厝了。
美麗的黃紅色火焰斑紋,造型宏偉優美像座宮殿一般,故俗稱龍宮貝

不過龍宮翁戎螺之所以受各界的重視,不只因為它非常稀有、具有大型而美麗的外殼,更因為它的身體構造極為原始,在貝類演化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翁戎螺科(Pleurotomariidae)早在古生代寒武紀就已經出現於地球上,且有111,500種的化石記錄,但是現生種不超過30種,現生種只分布於西太平洋、大西洋西部及非洲東部海域。在臺灣附近海域可以發現5種現生種,臺灣的中新世地層中也發現5種翁戎螺化石。

臺灣的地層中可發現5種翁戎螺化石

像翁戎螺這樣的現代生物,具有某些古老化石生物的形態特徵,而且在現代生物中又沒有近親,這種生物就被稱為「活化石」。一般人熟知的活化石還有鸚鵡螺、腔棘魚、蜻蜓、銀杏、水杉、蘇鐵等。這些種類曾經從主要的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並保留過去原始的特性,其形態變化很少。有些族群逐漸衰萎,地理分布變得十分狹窄,彷彿快要絕滅,故又稱作孑遺生物。

相對於其他活化石,目前我們對翁戎螺的活動及相關生態的了解依然不多,因為它生活在大陸棚邊緣的海底斜坡,水深範圍從兩百公尺以上到兩千公尺不等。生活在這麼大的水壓下,那意味著一顆直徑20公分的龍宮貝,至少要承受8000公斤的海水重量,不論進行深海研究或者是活體飼養都相當的困難。
一起來展場仔細端詳牠吧!

想要一窺龍宮翁戎螺的神秘面紗,到臺博館就能見到它的蹤跡。本館一樓【海洋臺灣-生態保育特展】將帶您了解臺灣豐富的海洋資源、地下展間【貝殼之美特展】不僅展出許多美麗珍稀的貝殼標本,並公開放映活體龍宮貝養殖珍貴影像,以及196957台視新聞的龍宮貝採訪特輯。



【海洋台灣-生態保育特展】
展覽日期:100/04/27-100/09/12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G101 G102(臺北市襄陽路2號,228公園內)
展覽時間:周二至周日 10:00-17:00
展覽票價:全票20元,半票10元(一票可看全館展覽)
服務專線:02-2382269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喜愛臺博部落格,歡迎您與我們分享。

最新留言

追蹤者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