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遇見?未來】地球電影院影展暨導讀—魚線的盡頭,是什麼?

【遇見?未來】地球電影院影展暨導讀—魚線的盡頭,是什麼?

你能想像一個沒有魚的世界嗎?


這部片,讓人想起Ronald Wright所寫的《失控的進步》這本書。他說,一次獵殺一頭長毛象,是生存。一次獵殺兩頭長毛象,是進步。但一次獵殺兩百頭長毛象,則是進步過了頭。在這場堅持「經濟沒有設限」的遊戲中,過去的輸家是窮人,如今玩輸的,卻是地球。

經濟沒有設限,但資源卻是有限。「進步即等於成長,成長即等於進步」這種不斷追求擴張的價值,是建構在過去人們對資源的錯誤認知。如今,我們正面對各種資源的浩劫,新的價值觀要取而代之,需要更多人的認同與行動。

《魚線的盡頭》所談的不只是過漁對生態的衝擊,也說明了造成過漁現象的原因和提出解決方案,是一部探討人類、海洋、漁業三者,面向相當完整的紀錄片,改編自Charles Clover的同名著作。




講到「魚」,可能許多人第一個聯想都與「食物」有關,魚類確實是我們生活飲食重要的一部分。不過,我們似乎比較熟悉怎麼料理牠們,對這些滿足我們口腹之慾的魚類生命故事卻不太怎麼瞭解;我們也似乎比較認識牠們變成食物的樣貌,不太知道這些入腹的魚類在海洋悠遊的模樣。也難怪曾有人說,我們的社會進入一種海產文化更勝於海洋文化的運作模式。

享受美味的時侯,我們往往忘了關心食物的來源



也因為人們不太在乎到口的食物怎麼來,漁業在海產文化的生態裡就只消煩惱如何捕獲更多魚賺取更多的利益,於是大型遠洋漁業興起,以高科技讓魚類無所遁逃。科技的進步,大幅提高漁獲量,而且超過人們實際所需,所以各式魚類加工品也隨之發展起來,以消化過剩的產量換取利潤。我們以為海洋資源取之不盡,直到發現許多魚種即將滅絕,才真正意識到海洋生態再生的速度遠比我們認知還要緩慢許多。
我們擁有比實際漁獲量4倍以上的捕獲能力



使用拖網對海床和底棲生態造成極大的破壞,作者形容就像是一年在農地上犛過七次一樣,產生難以恢復的影響,同時混獲也使得那些不幸被捕獲的海龜或其他非目標魚種被犧牲,經常可以看到許多死屍被拋回大海。世界目前最大的拖網開口竟然可以裝下13747飛機,而全世界的延釣漁業每年設下14億個魚鉤,這些魚線的總長度可以環繞地球550圈以上,我們擁有比實際漁獲量4倍以上的捕獲能力,這恐怕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我們即將提早把魚吃光了!


魚呢?都被人類吃光了!

影片指出,海洋生態的危機是人們目前所面臨的環境問題中能夠最快速被解決的,只要我們採取行動,未來就能繼續有魚可吃,海洋生態也得以有喘息的空間。

片尾提出行動三部曲:

(1)購買前請先問清楚來源,只吃符合永續永續標準的海產。

(2)告訴政治人物,尊重科學、縮減漁船數量。

(3)請加入行動,支持海洋保護區和負責的捕魚行為。

對個人而言,消費本身即是對我們未來的投票,也是能形成輿論推動產業和政府調整思維模式的辦法之一。做個對環境負責的消費者,才能支持對環境負責的企業,讓地球的資源得以永續。


魚線的盡頭,是你的選擇。

本場次,很榮幸邀請到當初為國內引進這部片子的邵廣昭老師進行導讀,邵老師目前為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對投入海洋生態保護運動充滿熱忱。相信這將會是一場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海洋保育之旅,歡迎你一起加入!

下載「海鮮選擇指引」

活動訊息



一起遇見?未來


4/17 (日) 下午2:00~4:30 (下午1:30報到、2:15即不再開放入場)


本活動需全程參與,包含影片放映時間與導讀討論時間。



(文/國立臺灣博物館 簡竹聆;圖/魚線的盡頭官網與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喜愛臺博部落格,歡迎您與我們分享。

最新留言

追蹤者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