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賽德克展】歡慶勇士歸來吧!


【賽德克展】
歡慶勇士歸來吧!


女人啊!努力的紡織吧!為你的勇士披上嫣紅凱旋衣。

文/陳信鈞  編輯/王頌儀 圖/臺博典藏精選

謝靈分享;勇士歸來
 獵獲首級的勇士,除了從祭儀慶祝活動可以宣布勇士誕生外,在勇士服裝上,要如何的來區別呢?當獵首勇士拿著裝有首級的獵首袋回到部落時,勇士家人會為其穿上「凱旋衣」,並且接受部落大眾祝福其功績。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賽德克展】血祭祖靈的獵首行動


【賽德克展】血祭祖靈的獵首行動

「我們是要血祭祖靈!留下血痕的雙手,走過彩虹橋」

文/陳信鈞  編輯/王頌儀 圖/臺博典藏精選

賽德克展場(林士傑攝):何謂馘首行動?透過展品帶你一次認識
何謂馘首文化?


  談到原住民的馘首文化,或許會覺得很神祕,甚至在早期,大多數人認為具有馘首文化的原住民是在野蠻殺敵,其實是對原住民文化認識不深,導致誤解所造成。以賽德克族或泰雅族來說,「馘首」是很莊嚴神聖的儀式,非不得已是不實施,沒有得到祖靈首肯,是不能冒然進行。而要進行,也有一連串嚴謹的祭儀過程。至於,那些情況下,才會進行「馘首祭」呢?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自然探索趣】天然保麗龍和造紙原料-蓪草

【自然探索趣】

天然保麗龍和造紙原料-蓪草 

文/國立臺灣博物館說明員 陳信鈞 
圖/陳信鈞 林士傑 

許多看了臺博館「勇士再現:賽德克.巴萊典藏展」的民眾,對於展櫃裡的「馘首守護標記」和「馘首成功標記」上面一串串的蓪草髓心感到好奇,有的人還以為是切成一塊塊的骨頭。當知道是「蓪草」時,卻對它不太瞭解。其實蓪草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通脫木」,也許有人對這個名字較熟悉。
馘首守護標記和馘首成功標記上,切成一段段的蓪草髓心。

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賽德克展】勇者再現臺博 佈展實錄


勇者再現-賽德克族文物典藏展
勇者再現臺博 佈展實錄

 文/國立臺灣博物館說明員 王頌儀 國立臺灣博物館推廣組實習生 王顗琳
圖/林士傑.王頌儀.郭元興


賽德克族有著勇士傳說,代代相傳
只有成為真正之人,在走向彩虹橋時才能與祖靈相會
而,成為真正之人的途徑,就是成為勇者
賽德克族人一生之所向
就是成為 賽德克.巴萊

臺灣博物館好特展:勇者再現-賽德克族文物典藏展
視覺設計:國立臺灣博物館 華家緯


賽德克.巴萊;真正的人
在賽德克語中,「賽德克(Sediq)」意思是「人」,「巴萊(bale)」的意思是「真正的」;整句話「賽德克.巴萊(Sediq bale)」即是「真正的人」、「真正的賽德克」。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服務學習】臺博館100年10.12月服務學習來囉!


國立臺灣博物館大專生服務學習
                 DAYS AT THE MUSEUM

『博物館驚魂夜』(Night At The Museum)的班史提勒擁有全世界最有樂趣的工作,你想成為他嗎?
讓史前動物、特暴龍、長毛象、原住民席捲你的大學生活吧!


快來加入我們吧!絕對給你一個與眾不同的服務學習




【土銀展示館】游出臺博的布氏鯨


【土銀展示館】

游出臺博的布氏鯨

文/國立臺灣博物館 王頌儀


   在土銀展示館陪伴大小朋友度過一年多的布氏鯨標本,在100829()這天正式拆卸,由臺灣博物館團隊與成功大學生科系團隊進行卸展工作,這隻珍貴的布氏鯨標本最後將送回成功大學進行研究工作。
陪伴大家度過許多時光的布氏鯨

   為了讓拆除工作順利進行,選擇在閉館的星期一作業,巨大布氏鯨就在安靜的星期一靜靜地離開臺博館,牠曾經陪伴過許多大小朋友在博物館內度過許多時光,也許博物館內的長毛象、亞洲象阿沛、黃河巨龍也很難過這位朋友的離去,博物館驚魂夜的派對就少了這麼一位朋友,曾參加過2010年博物館狂歡夜的朋友,還記得這晚我們讓展品生動的活起來!工作同仁化身成展館的展品,也讓我們回味一下,2010博物館狂歡夜「菊石先生」問答布氏鯨的精華片段!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臺博古蹟日活動】愛上古蹟.愛上臺博 


【臺博古蹟日】
愛上古蹟.愛上臺博 

文/國立臺灣博物館說明員 劉懿萱
美術設計/國立臺灣博物館美術設計 張慧娟

  每一個古蹟背後,都蘊藏著許多古老的故事,而臺博館的故事就是…
國立臺灣博物館隱身於位於台北市中心的鬧區。
 

最新留言

追蹤者

搜尋此網誌